“铜仁市德江县共和镇茶坨村村委会主任陈永久在负责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养殖项目验收工作中流于形式、把关不严,致使1.53万元财政专项资金错发。2019年12月,陈永久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资金予以追缴。”
这是近日铜仁市纪委监委通报的5起扶贫民生领域典型案例中的一例。
近年来,铜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点,通过深入纠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一步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立起来、严起来,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整治不是喊口号,要靠实际行动和责任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铜仁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通过实地走访、访谈交流、查阅现有资料、暗访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督查组每到一处,不要求被督导地方和部门提供汇报材料、不单独填报报表材料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监督提质增效。
“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中,紧盯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驻村帮扶不扎实、政策落实不到位、东西部扶贫协作有差距、攻坚打法不精准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重点查处扶贫项目资金决策、落地、实施等环节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铜仁市纪委监委扶贫与民生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107起118人、党纪政务处分99人。
“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基层减负年’决策部署,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铜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在对标整改的同时督促责任单位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涂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