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旗屯村村民正在香柚基地种植树苗
“杨主任,快到我家里去坐坐。”谷雨时节,铜仁市万山区丹都街道旗屯村的家家户户都在抢抓农时、抢播抢种,生怕耽误一刻时间,可该村三角岩组贫困户杨金香见到包组干部杨小琼前来走访时便立即丢下手中的锄头,邀请杨小琼到家中话家常。
杨小琼,铜仁市万山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五检查组副科级纪检监察员,于2017年8月份到该区丹都街道旗屯村驻村帮扶,与4户贫困户结为“帮扶对子”,并任该村三角岩组的包组干部,贫困户杨金香就是这个组的村民。
“大姐,我也姓杨,是咱们组的包组干部,以后你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我说。”初次到访,杨小琼了解到杨金香家有2口人,杨金香本人患有脑梗,其丈夫陈朝春是个残疾人,在2015年因残被纳入扶贫系统。
“开展扶贫工作就像培训一株植物,必得精心、细心才行。”得知杨金香家的情况后,杨小琼的心情无比沉重,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个具体的家庭。
在之后的工作中,杨小琼与帮扶干部一起帮助杨金香户申请到低保保障金等补助,还跑上跳下帮杨金香申请医疗救助。
“我们组的杨金香家庭比较具体,我想帮她申请一个利益联结的名额。”除对接申请扶贫政策外,杨小琼还随时关注最新的帮扶政策,努力为杨金香争取更多的政策,并鼓励杨金香在附近做小工以增加收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金香户终于在2017年底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361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顺利脱贫。
可杨小琼的帮扶工作并没有停步,尤其是在疫情发生以后,见杨金香一直在家没有收入,杨小琼更是心急如焚,担心该户会因“疫”返贫。
“得抓紧帮她找个工作。”带着这个任务,杨小琼连续几天跑遍了旗屯村附近的企业,她一面对接联系企业,一面征求杨金香意见,把能提供的合适岗位都摸了个底。
“我们果园现在差从事栽树、施肥的小工,工资一天是90元。”杨小琼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贵州华诚香柚生态循环科技园,这份工作相对轻松,位置离杨金香家也近。
“我当然愿意了,明天就可以去上班。”杨小琼第一时间将工作岗位、工资待遇告知杨金香后,杨金香立即表示自己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如今,杨金香在贵州华诚香柚生态循环科技园稳定务工,收入有了保障。
除帮助杨金香户外,杨小琼还结合旗屯村实际情况,以广宣传、勤交流、深交心的方式帮助其他的贫困群众到香柚基地务工。
“老百姓得到切切实实的好处后,对我也渐渐产生了信任,看着他们生活越来越好,让我觉得自己精心栽植的植物开了一朵小花一样。”谈及自己驻村以来的感受,杨小琼表示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万山区纪委监委 杨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