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芳芳看望陈西群
“芳芳妹在我们村搞扶贫工作有好几年了,别看她是个女生,个头小小的,但搞起工作来真是没得讲……”提到刘芳芳,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金龙村党支部书记张发军总是赞不绝口。
刘芳芳是碧江区监察委员会派出坝黄镇监察办公室监察员,被派到坝黄镇金龙村开展驻村帮扶,因为是所有驻村帮扶干部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大家都叫她“芳芳妹”,村里的群众也跟着亲切地叫她“芳芳妹”。
“太年轻了,比我家儿子还小的多,而且还是小姑娘,怎么分配到我们这来帮扶我,她能干啥?”60出头的建档立卡户胡胜金第一眼看到刘芳芳,就表达出了心中的疑惑。
为了尽快取得群众的信任,刘芳芳驻村后就立即开展入户走访,和群众们拉家常,了解群众家庭情况,询问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不断在群众面前“刷脸”。
“胡胜金家庭人口2人,本人年事已高,身体偏弱,儿子胡四华三十多岁,未婚,整日无所事事。需要对胡四华多加教育,并帮其介绍工作。”
“万妹妹家建档立卡5人,万妹妹及其爱人身体差,无劳动能力,儿子万加发有听力残疾,务工困难,孙女万莉在读小学,儿媳陈西群怀有二胎,在家休养。需要帮万妹妹家申报低保,给万加发办理残疾证,帮万加发申请公益性岗位。”
……
这是刘芳芳驻村后第一个笔记本上的走访信息,上面记录着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和存在困难,后面则是相应的帮扶计划。
“芳芳妹经常到我们家走访,每次碰到我都会给我讲道理,人家一个小姑娘都那么明白事理,这让我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感到很是羞愧。”胡四华对我们说。
刘芳芳不仅只对胡四华进行教育引导,她还多方联系,在铜仁市城区给胡四华找了一个帮人送货的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不仅收入有了保障,还能就近照顾家里的老父亲。
“芳芳是个好干部,她帮我们家申请了低保,还帮我们家老万弄了个护林员的岗位,这真的是帮了我们家的大忙啊!”每次提起刘芳芳,陈西群的感激之情就溢于言表。
办理残疾证需要医院开具的残疾证明,刘芳芳就带着万加发到医院做了残疾鉴定,再到镇残联帮助他办理了残疾证,每年能领取960元的残疾补贴;帮助万妹妹家申报了农村低保,6个人每个月的低保金都有1776元;为了给万加发争取公益性岗位,她积极和林业环保站以及环卫站进行对接,为万加发争取到护林员的岗位,每年有10000元的护林员工资。如此合算下来,只是这些政府兜底补助就让万妹妹一家6口的收入达到了脱贫线。
作为一名普通的驻村帮扶干部,刘芳芳没有能力为村里引进大量发展资金,无法带领群众发展相关产业。但是她用一份真情,一颗真心,实实在在帮助自己的包保户增收脱贫,为自己包保组的群众宣传政策、寻找出路。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的各类评估检查中,刘芳芳所包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均以“零问题”通过,她所包保的村民小组在每次检查中的满意度也均为100%。
“都是真心换真心,你真心帮助老百姓,让他们得到实惠,老百姓就会支持你、信任你。我能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一些老百姓增收致富,我觉得很快乐,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刘芳芳说。(碧江区纪委区监委 单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