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巡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赖过,没赖村街浪产业分红低党倒歪?孟义基地土勾动浪低党倒吾没……”
(苗语:老乡,村里实施的产业分红你领到了吗?你在基地的劳务费是否全数发放?……)
四月初,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委第三巡察组工作人员深入该县蓼皋街道下民社区田间地头,用苗语与群众亲切交流,了解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
这是该县巡察干部用苗语与群众交流,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的一个缩影。
2019年7月,松桃县委第一巡察组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进驻长兴堡镇麻塘村对该村进行巡察。
“巡察组阿哥怪,朗村突浪逼机产业浪账务阿米菊接公开,的研为阿浪?”当巡察组副组长罗齐成和巡察干部小柯来到该村村民石金四家走访时,石金四用苗话向上门走访的两个巡察干部说着什么。
罗齐成认真听他不断用苗语反映情况,虽然听不懂石金四说的是什么,但是从石金四手舞足蹈的比划中,罗齐成看出石金四有问题要向巡察组反映,回到办公室后罗齐成立即向县委第一巡察组组长龙文汇报了走访遇到的难题。
第二天一早,巡察组就专门安排两名懂苗语的巡察干部再次到石金四家了解情况。
石金门一听是懂苗语的巡察干部来了,就把自己昨天反映的对村里2015年以来实施油茶产业账务不公开问题的情况用苗语又陈述了一遍。
经过交谈,巡察组工作人员了解到,原来麻塘村自2015年以来组织实施了多个扶贫项目,但项目资金使用明细却一直没有公示,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及时公示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是提高扶贫资金使用透明度和真实度的有力举措。”随后,巡察组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边巡边改”的原则立即向麻塘村党支部负责人作了反馈,要求其限时整改,将实施的油茶产业财务开支情况进行公示公开。
麻塘村村支两委收到问题后,立即将2015年以来油茶产业账务收支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及时张榜公示在村信息公开栏中。
“公示了,晓得账务的开支情况,大家心里有底,踏实多了。”信息一张榜公示,驻脚观看的很多群众纷纷表示这次总算知道钱到底用在哪些地方了。
“感谢巡察组的同志,现在村里的民生政策落实情况都进行了全面公开,账务清清楚楚,消除了沉积在我心里多年的疙瘩。”石金四找到巡察组的工作人员激动地说道。
在松桃苗乡,许多少数民族聚居村寨群众不熟悉汉语,尤其是年纪偏大的老人,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很少与外界交流。
巡察组为掌握更真实、更全面的情况,便探索通过苗汉双语的形式从群众当中收集问题,组织起31名专业能力较强、熟悉苗语的人员,并利用村级“大喇叭”、院坝会、小组会为载体广泛宣传农村土地确权、危房改造、低保评议等政策,确保群众知晓巡察组的工作情况与举报方式,进一步提升村级巡察知晓率,充分发挥巡察政治“探照灯”“显微镜”作用,将“利剑”直指基层“微腐败”,有效破除语言障碍,提升了村级巡察质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9年,该县共组织开展2轮巡察,巡察了115个党组织,发现问题2008个,提出整改意见80条,发现问题线索86件。
“将进一步切实强化政治担当、把准政治定位、深化政治巡察,通过与群众摆龙门阵,寻找线索来源,撕开‘突破口’,铺捉问题信息,精准发现问题,做深做实做细巡察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该县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松桃自治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