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史海钩沉】黔东教育改革先驱徐钟藩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0-05-19 09:05:32 点击:

图为徐钟藩故里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茶园山古村落现貌

徐钟藩(1879-1933),号劭铁,今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人。徐钟藩年幼时家境贫寒,其潜心好学,为县优察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族兄承锦(字尚之)考入京师大学堂仕学馆,谒请学务大官张百熙增加贵州学生名额,特许由贵州督学咨送3名,徐钟藩幸运入选,于1905年入学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博物科。

徐钟藩于1909年毕业,因成绩优异,签分学部,成为黔东地区较早获得自然科学和优级师范专业学历的人才。

1909年徐钟藩返铜,被委任县劝学所董事长,负责主持教育改革和新学推行。而立之年的徐钟藩,倡议创办铜仁女子小学,他积极筹划,多方协调,克服了各种困难。于1910年春创办了铜仁女子小学,女学生多达百名。

不久,徐钟藩经文部保送至京师大学深造,毕业后,被授予农学学士,成为获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的农学专业人才。后来又在农商部任职,分管农业科技及教学指导,同时兼农事试验场(今北京西郊植物园前身)普通作物课主任及《实业浅说》的编纂员。

他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土壤气候与病虫害等特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并组织师生采集制作各种标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标本教学,使得首都农事试验场的工作突飞猛进,经验得以推广至全国。

徐钟藩热爱家乡,极力提倡家乡子弟进新式学校学习科学知识,并资助优秀子弟去北京深造,为家乡培养人才。他亲自资助的就有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林业部的徐陶斋,毕业于日本矿山专业学校的徐世渊,就读于师范专业学校的徐世潢等,当徐世潢在京不幸病逝时,徐钟藩还主动承担他的医疗及安葬费用。

1920至1921年,贵州连续大早,灾情严重,国家成立了华洋义赈会,徐钟藩被抽调参加义赈会,办理贵州赈务,他深入灾区调查,及时公平分配救灾物款,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而且严格杜绝各种弊端。他不顾自己身体,多次带病工作,深得人民的赞扬,赈务完成后因功得到了国家颁发的四等嘉禾章。

1926年,徐钟藩被提升为农商部技士,同时还兼任京师大学堂文科讲师。1928年北洋政府跨台,国都迁至南京,徐钟藩不乐仕进,而务专业,未随中央机关南迁,而是去河北农矿厅任职,继续开展农事试验和教学工作。并于1930年调任河北省蚕桑女子师范讲习所所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沧陷,徐钟藩体弱多病,不堪变乱纷扰,于1932年辞职回家。

返铜后,正值铜仁县立中学经费困难,大家知他热爱公益,热衷家乡教育事业,恭请他代表铜仁各界到省里去“请款”。他见事关桑梓培养人才的百年大计,明知任务的艰巨,也欣然从命,带病去贵阳。为节省公家开支,徐钟藩一直住在堂侄家,因在省城四处奔走,劳累过度,病体不支,于1933年2月在贵阳病逝,享年55岁。

徐钟藩去世的噩耗传回铜仁后,各界人士为失去农学界硕才和教育界贤哲而惋惜。徐钟藩系因公逝世,公众决议将遗体运回铜仁举行公祭,在公祭中,全城中小学生、各级官员、各界人士及市民列队绕灵哀悼,后来四乡农民听说这位曾在赈灾期间为百姓办过许多好事的好人去世,也纷纷自发进城致哀,使得这次庄严隆重的悼念延长40多天。

徐钟藩一生致力于家乡教育事业,是当之无愧的黔东教育改革先驱。(碧江区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