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石阡县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原以为新农合本本是自己和家人的,门诊费用报销也是自己在电脑上操作的,应该是叫天衣无缝、人不知鬼不觉。哪想到大数据监督无时不在,里面保存的证据是想毁都毁不掉,真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近日,石阡县汤山街道一村卫生员桂某在接到处分决定时幡然悔悟。
在今年初,石阡纪委监委通过“贵州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数据比对,发现系统中桂某的丈夫疑似国家公职人员违规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门诊补偿金,遂将该问题交民生监督组进行核实。
该县民生监督组工作人员通过查阅资料、核对信息、现场走访等方式核实后发现。桂某在2016年至2019年任村卫生员期间,明知其丈夫是国家公职人员,所在单位已为其缴纳了职工医疗保险的情况下,仍然为其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利用自己从事村卫生员的工作便利,多次违规通过其丈夫缴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违规套取门诊补偿金1423元、以其本人及子女的名义编造虚假资料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门诊补偿金1018元。
“这个处分让我明白,通过做假资料套取医保金纯属掩耳盗铃。现在的大数据真是太厉害了,根本不可能有做手脚的可能!也提醒我在今后的人生中要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在宣读处分决定的支部党员大会上,桂某表态到。
“通过完善贵州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大数据云,进一步织牢的‘数据铁笼’,让民生领域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的违规违纪行为无路可逃、无处遁形,用技术手段为群众利益保驾护航。”石阡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石阡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