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毛承健的“三真”扶贫经

时间:2020-06-28 09:47:42 点击:

图为毛承健和群众一起在酥脆枣基地套种蔬菜。.JPG

图为毛承健和群众一起在酥脆枣基地套种蔬菜。

“领导,我在乡镇工作了20多年,熟悉农村工作,我又是学农的,就让我去驻村吧。”2017年3月,听说单位要安排人到村里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后,铜仁市石阡县纪委监委干部毛承健赶紧去找领导争取。

虽然已经知道是深度贫困村,但是,刚到中坝街道大湾驻村时,村里的情况还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高达40.96%的贫困发生率,村里的上访群众多、矛盾纠纷多,群众会、党员会开不起来,全村没有一条硬化路,产业发展一片空白。

真情抓帮扶。发展是解决一切困难和矛盾的最好办法。他带着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走进了大湾的家家户户、踏遍了大湾的山山水水。不到两个月,他把村里的土地、山林、水源、沟渠摸得清清楚楚,把组与组的纠纷、村寨间的矛盾、邻里间的纷争、家庭里的隔阂了解得明明白白。他主持和参与调解矛盾50多起,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100余个。

“要不是毛书记,我们兄弟两家争屋基,我们三组和五组争水源的矛盾不晓得还要闹多少年?现在我们村里的群众遇到什么事情或是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毛书记。”谈到毛承健,王如朝充满了钦佩和感激。

真心谋发展。通过多次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开会讨论,大家从不信任不愿开会,到凑热闹当看客,再慢慢你一言我一语参与讨论,到为了说服对方争辩得面红耳赤。村里的发展目标在讨论中确定、实现措施更加明确、干群激情有效点燃。

真干求实效。驻村帮扶以来,大湾村完成危房改造89户,新建、硬化通村、通组路19.9公里、串户路8.6公里;实施饮水项目9处、新增变压器6个,全面实现户户连通硬化路、饮水安全、用电保障和广电网络、宽带网络、通讯信号全覆盖。原本低产甚至撂荒的土地、荒山被村集体经济流转后建起了350余亩的酥脆枣基地,枣树下套种蔬菜,基地里养殖了190群蜜蜂。留守在家的村民和老年人都能够到基地务工。截至目前,已向群众支付务工工资120余万元,共计分红28.92万元,户均分红达到1078元。

“做梦都没有想到我这一把年纪了,在家门口打工一年还能收入万多块钱。”祝云芬、余京兰、卓定芬等几名年近花甲的老人2019年参与基地管护的务工收入都在10000元左右。

如今,大湾村的果园郁郁葱葱,经常有管护人员在园里除草、施肥,村里的硬化路四通八达,户户房屋漂亮安全、院子干净整洁,家家的水龙头拧开就有干净的水流淌出来。蔡云吉、余永志等几名回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还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看到村里变化这么大,产业发展这样快,刚好我是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于是决定留下帮助村集体经济管理,也为家乡的发展出点力。”今年刚从贵州财经大学毕业的余永志对村里的发展满怀憧憬。(铜仁市石阡县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