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任光勇看着村民们喝上哗哗流出自来水高兴不已。
“我们村的任书记踏实肯干,一心为民,为我们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是一位好书记。”在印江自治县新寨镇新坪村,提起该村第一书记任光勇,村民们都啧啧称赞,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任光勇是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派驻新坪村的第一书记,2016年他被选派到村里驻村时,仅仅只有31岁,是当年最年轻的一位驻村第一书记。
在大多数村民看来,“他是只是来镀金,走形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第一书记,却让新坪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是让村民们刮目相看。
“刚到村里,村民们持怀疑的态度,并不看好我。”任光勇深知,要想让群众认可,得实干苦干,实事一件件地干。
于是进村后,他走访全村群众、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和村情民意。
新坪村山高坡陡,自然条件恶劣,是一个深度贫困村。通过走访,任光勇发现,全村408户1586人人畜饮水困难,全靠吃“望天水”。
“水不仅不干净,遇到干旱时,饮水十分困难。”居住在山顶上的文开强吃透了缺水的苦,他几乎每天都要到3公里外的地方挑水吃。他说,自己大部分时间就为水发愁,更不没有心思发展产业了。
长期以来,缺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新坪村。由于石漠化严重,全村的人畜饮水十分困难,要么靠着下雨盛装的“房盖水”,要么就守着一口望天井排队挑水,接一挑水往往需要等上一个多小时。
缺水,不仅让曾经的新坪村群众吃尽了苦头,更是群众脱贫谋发展的“拦路虎。”
2016年,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派驻新坪村第一书记任光勇到村后,第一时间对全村饮水问题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并形成专题向县水务部门作了报告。
为解决新坪村饮水困难,任光勇第一时间到多个部门“跑腿”,想尽一切办法协调争取各方力量和资源。2017年10月,他争取到了300多万元安全饮水工程项目,采取分散取水、整村推进模式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新坪村共新建供水水池15座、抽水泵房4座及配套设施设备,完成了全村输水管道铺设作业,彻底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难问题。
群众如何增收,新坪村如何脱贫出列?饮水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任光勇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白天,他翻山越岭,跑遍了全村12个村民组。晚上,他做好笔记、翻阅书籍,最终,根据村情实际,经过与村支两委协商,决定发展茶叶产业。
“外出考察,精心选址……”蓝图绘就,任光勇干劲十足。
然而,正当大家都热火朝天憧憬着绿茶幽香之时,任光勇犹如晴天霹雳——部分群众死活不愿将土地流转出来种茶。
多次走访动员无果后。任光勇并没有气馁,他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病灶,原来,在家的都是老年人做不了主,子女在外不清楚情况犹豫不决,持观望状态。
于是,任光勇立即建立新坪村微信群,广泛向在外人员发布信息,宣传脱贫攻坚产业革命和产业扶贫政策,共同分析土地流转、务工及茶产业发展后分红等经济社会效益,倡议在外年轻人支持并动员亲人积极支持发展村集体解决产业。
“我儿子答应了同意流转土地”
“你们挖嘛,我负责作我儿子的思想工作”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微信群里,随着一条条赞同的信息发出后,新坪村2017年顺利流转土地800亩,并完成优质茶园定植。
“我们村采取‘合作社+基地+茶叶+贫困户’的模式,发展产业800亩,2018年实现产值近20万元,带动劳务增收12万余元,群众户均分红800多元,实现了脱贫目标。”任光勇说,下一步,将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用心用情,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
目前,全村发展养殖10多户,发展茶叶800亩,辣椒300亩。昔日因缺水而无产业的“空壳村”,如今一天天发生的变化,幸福美满的生活指日可待。(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 杨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