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史海钩沉】女学堂倡议者周锦桐

时间:2020-08-03 17:16:08 点击:

图片1.jpg图为“铜仁城南小学堂”旧址

周锦桐(1870—1948.03),原名锦桐,今铜仁市市中办事处道坳上人。

1870年,周锦桐出生在铜仁县城一个手工业家庭。童年在城内读私塾,勤奋好学,才华出众。

1890年,20岁的周锦桐被选拔赴日本留学,在弘文学院攻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成回国,执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他以祖上留下的一副对联“不除庭草留生趣,最爱莲池养性天”为座右铭,公开阐明自己“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思想,不入仕途,不官禄,婉言谢绝了清廷在政治上的安排,决心回家乡兴办教育事业。

1906年,在周锦桐积极倡议下,铜仁知府陈廷梁下令改良私塾,筹办官学(学堂),指令周锦桐成立筹备小组。柴伯岑、周子香、徐香谷等为成员,创办了“城南初、高等小学堂”,周锦桐为堂长,学制8年,后改为6年。

学堂创办后,深得家乡人民的支持和赞扬,纷纷送子入学。1908年,周锦桐在城南小学堂左侧开办了“铜仁普益书店”,供给学生课本和向学生提供进步书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

城南小学堂高级班第一期毕业的学生有周逸群、万宗霞、谢献庭等18人。

1909年,周锦桐协助县劝学所总董事长徐钟藩创办了女子小学堂,破除了千年封建习俗,使女子获得正规教育的机会。校址在道坳上三宝宫(今市财政局宿舍),招收一个班学生30余人。

1937年,67岁的周锦桐任女子小学校长,并在女子小学增设女子师范班,学生20余人。

周锦桐在城南小学、女子小学主持校务工作期间,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后来因对社会时弊不满,便辞去校长职务,以示坚持他的立场。

周锦桐治学严谨,要求教师要像“严父慈母”那样,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关心学生全面成长。要求学生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1948年,周锦桐在铜仁逝世,享年78岁。

周锦桐的一生离不开“教育”二字。他的每一堂课,都会精心准备,且勤于课后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注意讲练结合,狠抓学生的基本功。

直到现在,周锦桐一手创办的“铜仁城南小学堂”(1984年更名为“铜仁市逸群小学”),在传承与创新中,继续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人才。(碧江区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