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田家乐铜像
在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城区世昌广场的十大名人录中,有一个戴着眼镜、富有文采气息的铜像,他就是边胞支队的田家乐。
边胞支队是黔东纵队第五支队的简称,是松桃地下党组织领导的以苗族为主体的革命武装力量,主要活动于松桃苗族聚居区域,其主要负责人是田家乐。
田家乐(1823年—1996年),苗族,中共党员。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世昌街道火连寨社区人。早年受中共松桃地下党组织启蒙思想宣传影响,组织苗族同胞跟党走,武装斗争迎解放。
1948年秋,田家乐利用自己在是道水小学任教的影响,争取了原平茶乡长石锦成和盘石乡长麻春荣,聚集本寨田应科、龙世成、田应昌等青年,向其积极宣讲国内革命战争形势和革命道理,启发苗族青年跟党走,闹革命求翻身,不到半年时间就在该县太平、黄板、盘信等苗族聚居地聚集区建立起3个武装据点,武装队伍发展到六七十人抢。
1949年1月,组建成立边胞支队即黔东纵队第五支队,田家乐任副队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各武装力量,在召开了苗区工作会议,决定副支队长田家乐改任支队参谋长,副支队长由麻春荣担任。
2月17日,边胞支队发动武装斗争,石锦成率队埋伏在城郊,田家乐带领田应科、田应海、田应昌等10余名队员在飞灵山观察孟溪方向的动静,配合一、三支队准备进攻松桃县城,后未行动而取消起义计。边胞支队围城撤退时,田家乐令人巧借散布“攻打松桃城,活捉郑执中”攻城谣言,并令人组织武装在松桃城外山头鸣枪示威,松桃县国民党县长郑执中大骇,仓皇出逃。之后,田家乐劝降平茶乡长田儒兰。杨化育接任松桃县长后,用计软禁边胞支队政委董啸嵋。田家乐急设计营救董啸嵋,并将其秘密转移到盘石乡大红岩,后又日夜兼程转移至湘西。4月6日,松桃县民卫队于盘石乡务乖村伏击边胞支队。田家乐闻讯急率部增援,击退松桃县民卫队。7日,田家乐在湖南凤凰加入“自卫军”独立支队,石锦成任独立支队长,董啸嵋任参谋长,田家乐和麻春荣任一、二大队队长,率队在沅陵配合解放军阻击国民党军队。
1949年11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军进军西南,10日,入凤凰。田家乐率队与解放军会师。11日,解放军三十师八十八团分两路进入松桃,由田家乐、田儒成等引路,经苏麻河、构皮寨,副师长朱光至长坪与解放军会和,解放军顺利通过苗族聚居区。12日,松桃解放。继后,田家乐率部队转战思南、德江、凤冈等县。21日,第十军政治部在思南东华溪召开各地游击队干部会议,把游击队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北纵队”,先仲虞任司令员,朱亚、周知群任副司令员,刘学礼任政委,滕久光、安喜任副政委,董啸嵋任参谋长,司令部下设3个支队,田家乐任第二支队政委。12月15日,黔东北纵队在凤冈县城整编,撤销了“黔东纵队”建制,驻各地武装改编为各县大队,田家乐任松桃县大队副大队长。1950年2月3日,田家乐率县大队返回松桃,配合解放军一三七团进行清匪反霸。
边胞支队建立后,田家乐率队积极开展了争取地方实力派与起义投诚、收缴武器、清剿土匪、维护治安、接管政权等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0年8月,田家乐任松桃县人民政府民政科科长。1951年5月,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53年3月,任县人民政府县长。1956年5月,调任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61年12月,任贵州省政协政治学校教研室主任。1978年,任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离休,出版《武陵春秋》。1996年3月,因病逝世。
追寻英雄,致敬英雄,学习英雄,以革命先辈为榜样。
如今,在松桃苗族自治县城市综合文化广场上,松桃历史上的十大人名人录里田家乐名录其中,金色的名人录头像及简介是广场一道靓丽风景,来广场的人总会前往停步瞻仰,田家乐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其光辉业绩和重要贡献彪炳史册,其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深深铭记在我们心中,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松桃自治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