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印江木黄会师纪念馆
1934年10月27日,红二、红六军团抵达重庆酉阳南腰界,进行了整编,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10月28日,红二、红六军团主力撤离黔东革命根据地,从南腰界出发,实施东进湘西战略计划。
红二、红六军团挺进湘西之际,为了坚持和发展黔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以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段苏权为书记,红军干部及印江、沿河、松桃等县地方干部组成的中共黔东特区委员会(简称黔东特委),负责领导黔东革命根据地军民的对敌斗争。
1934年,11月10日,独立师主力在王光泽、段苏权带领下,从沙子坡出发到达天堂。在天堂逮捕了2户土豪,没收其财产分给了当地群众,继续鼓励群众与土豪作斗争。11日,进抵木黄。12日,独立师经木社、锅厂、芙蓉坝、坪所、亚盘岭等地进入梵净山西麓的张家坝、烂泥坳、洞佛寺一带。13日,到达梵净山腹地护国寺一带。独立师决定以护国寺为中心,采取梯级防护体系保存有生力量。第一团(黔东独立团)驻守张家坝、烂泥坳一带,这里是西上梵净山的门户;第二团(德江独立团)驻守苏家坡,这里是西上护国寺的咽喉要道;第三团(川黔边独立团)驻守大园子,防御南面敌人的进攻,师部设在护国寺。为防止敌人从东面偷袭,独立师警卫连分别向茶店、钟灵寺、凤凰山等处派出人员警戒。
独立师在梵净山立足后,开始积极备战。在交通要隘和各团驻地构筑工事,挖战壕、垒掩体、设路障,还准备了擂石滚木之类。为补充弹药的不足,还赶制一批炮仗,待战斗时点燃爆响,迷惑敌人,以壮声威。为了长期坚守的需要,独立师除没收大园址、苏家坡、团龙等土豪劣绅的财产,将大部分财物、粮食搬运上山外,还成立征粮队,下山征集粮食。由于征粮时既要偷越敌人的封锁线,又要对付当地团防的袭击。每得到一批粮食,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有一次,王光泽师长亲自带领100余人的征粮队,到昔土坝征粮返回时被敌人发现,牺牲战士18人。尽管如此艰难,独立师在短短几天内还是征集到了上万斤粮食运抵师部。
1934年11月23日,李成章第二团和印江民团近2000人的兵力,分三路同时向独立师大举进攻。一路从永义、张家坝进攻烂泥坳,一路从慕龙上枫香坪至团龙,一路从江口苗王翻越龙门坳到苏家坡。独立师第一团首先与黔军主力开战,战斗打得难分难解。为了减少伤亡,第一团主动撤离烂泥坳,退至山腰的帝母庙阻击敌人。此时,大园子和苏家坡也失守,三路敌军对帝母庙实施了合围,截断了一团的退路。一团只好分散突围,突围中,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
护国寺一带地势开阔,不易防守,王光泽和段苏权决定放弃护国寺,撤退到地势险要的钟灵寺。钟灵寺战斗打得更为惨烈。经过一天激战,独立师顽强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歼敌百余人,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独立师师部损失严重,仅师部通讯班就伤亡5人,连长王立寿牺牲。战斗后,不少战士失散。至此,独立师只剩下不足300人的队伍。天黑,敌人停止了进攻,但封锁了下山的要道。独立师给养困难至极,几乎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而柏辉章部已推进到坝梅寺一带,江口民团也上山配合“清剿”,独立师面临被重重包围的危险处境。而此时,沙子坡、刀坝等根据地中心区也被敌人占领,游击队均已转入深山密林中,独立师已是孤立无援。黔东特委分析,红二、红六军团主力挺进湘西已达27天,独立师掩护主力、牵制敌人的任务已经完成,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抢在黔军合围进剿之前撤离梵净山,向松桃方向突围,到湘西寻找主力部队。
在中共黔东特委的领导下,黔东革命根据地以独立师为主体的坚守斗争,出色地完成了牵制敌人,掩护红二、红六军团主力东进的任务,使两军会师后能较快地在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从而有力地配合中央红军的长征。无数革命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黔东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史,写下了悲壮的一页,光辉的一页。(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