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元熊(1918~1949.3.24),回族,今铜仁市市中办事处杀牛坳人。
马元熊祖籍贵州省石阡县,其父马锦堂因教书迁居铜仁。1918年6月2日,马元熊降生在这个书香人家。周岁时,慈母病逝,靠其父教书维持三兄妹生活。
1931年,马元熊毕业于铜仁市城南小学。1933年,在铜(仁)、松(桃)、江(口)、万(山)四县联立中学初中毕业后,受聘到铜仁私立端模小学任教。1938年考入国立第三中学,高中肄业。在共产党抗日救亡运动影响下,积极参加进步教师刘苇等组织的读书活动。
1940年刘苇老师因革命工作被迫转移重庆十四中学任教,即介绍马元熊赴该校高中读书。1942年,马元熊考入沙坪坝盘溪国立艺专学油画,与该班同学李枫认识,常与《新华日报》、中共南方局青委负责人刘光、张黎群等往来,学习马克斯列宁主义理论,从事革命活动。1944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从事抗日救亡学生运动。
1945年7月,马元熊、李枫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开会,奉命调查铜仁政治、经济、阶级斗争等情况,并秘密在湘、黔边区逐步建立党的组织,待时机成熟,组织游击队进行武装斗争。马元熊的岳父谢献廷是铜仁地方名士,在铜仁政界颇有影响。马元熊回到铜仁就即到县教育科任督学兼县中教师,李枫任教育科科员兼铜仁师范美术教师。二人以职业作掩护,先后到大兴、川硐、铜仁矿务局等处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调查。并秘密在部分工人、农民及国民党旧职人员中宣传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和主张。
1945年12 月,李枫奉命返回重庆,马元熊在送行时说:“请转告上级领导,我一个人也要坚持斗争,革命到底。”
1946年8 月,马元熊奉命赴湖南芷江县,经教师周子厚、廖少华推荐,先后到湖南省立第十师范和私立宏济中学任教,常向师生宣讲时势、战局。
1947年10 月10 日,马元熊借“双十”出刊的机会,带领学生唐平一、彭彩武等人,设计《三毛游光明世界》的画刊40 幅。其中一幅为《看!秦始皇的仁政》,画中蒋介石手持大刀,尸横遍野。漫画在芷江街上贴出,震动全城,激怒国民党当局,对马元熊生疑。国民党县党部的李子良、杨占源等人,撕走画刊,砸烂刊板,令学校开除唐一平学籍,并不准彭彩武参加毕业考试。周子厚、廖少华等见势不妙,劝马元熊返铜暂避风波,以保生命安全。
1948 年秋,马元熊与段友萍经晃县返回铜仁。不久,马元熊受聘任豫章中学校训导主任,段友萍任教师。二人常与陈建华、陈超然、谢士彦、谢尚均密谋武装暴动事宜。
1949年,国民党军节节败退,马元熊认为在铜仁组织武装暴动的时机已经成熟。是年2 月某夜,马元熊以请客为名,召集陈建华、张盛文等人在陈建华家秘密会议,策划武装暴动。3 月23 日,马元熊前往大兴乡公所谢尚均处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因叛徒告密,3月24日,马元熊在返回铜仁途经川硐时被保安团抓捕。在种种酷刑下,马元熊始终不屈,当日下午,牺牲于铜仁九股坡,时年31岁。
1953年3月24日,党和人民政府追认马元熊为革命烈士。(碧江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