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纪检监察干部吴再俊走访贫困户
“吴同志,太感谢你了,我家大儿子田松洲在厂里当上技术工了,一个月工资五千多块,小儿子田友林读书算上各种教育补贴,今年享受了七千多块,兄弟俩人现在都不用担心了。”
日前,吴再俊去他的帮扶户田永安家走访,一见面,田永安就兴高采烈地握着吴再俊的手,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吴再俊是来自松桃苗族自治县纪检监察机关的干部,去年3月,吴再俊结对帮扶瓦溪乡薅枝村田永安、田永云、田杰三户贫困户。
田永安家共有4口人,他和老伴儿年老,靠干农活维持生计,大儿子田松洲在外打零工,没有稳定的工作,小儿子田友林在铜仁一所大学读书,书学费成了田永安担心的问题。
通过走访,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吴再俊记在心里,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
“我想进厂,学一门技术,多挣点钱。”去年底,吴再俊像往常一样去田永安家走访,田松洲开门见山这样说。
“要得,我帮你联系,学点技术,进厂工资高一点。”吴再俊回答。
为了让田松洲尽快找到工作,吴再俊一边联系县就业部门,一边联系朋友,最终联系到厦门的一家五金厂,找到了一份车工工作。
“松洲,这个车工是有学徒期的,学徒期满工资就提高很多,你愿不愿意去?”联系好工作后,吴再俊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要得,我愿意去,但我又担心两位老人。”孝顺的田松洲父母放心不下。
“不用担心,我经常都要去看他们,你就安心到厂里上班。”吴再俊这样鼓励。
在厂里,由于田松洲勤劳机灵,能吃苦,进步很快,学徒期满后顺利转为正式技术工人,每月工资拿到五千多块,工作稳定。
接着,吴再俊又帮助田永安家小儿子田友林筹集书学费,解决了书学费问题。
“吴同志,现在大儿子田松洲工作稳定了,小儿子田友林读书也不用担心了,他在大学学的是生态农业,以后毕业想在家里发展食用菌,带动群众致富,你说要得不?”田永安与吴再俊拉起家常,脸上堆满了笑容。
“要得,要得,这个想法很好。”吴再俊回答。
田永云户也是吴再俊的帮扶对象,他家共6口人,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因他身体欠佳在家带孩子读书,妻子和大女儿在外务工补贴家用。
“云叔,你的病恢复得怎么样了。”走访中,吴再俊关切地问。
“小吴啊,多亏了你,我最近感觉身体恢复得很不错,吃饭也有胃口,睡觉也香。”田永云心里对吴再俊有说不完
的感谢。
2019年11月21日,田永云突发疾病,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就拨通了吴再俊的电话。
吴再俊立即赶去,立即将他送到甘龙镇卫生院,待病情稳定后,又转至铜仁市人民医院,帮助办理入院手续,购买生活用品。当晚一夜未眠,一直陪护在田永云身边。经过检查,老人患的是结肠病,需要动手术。吴再俊忙里忙外,都是他一个人在打转。
当田永云的家人赶回后,老人有人照顾了,吴再俊又跑去有关部门办理合医报销和补贴,减轻了老人家庭负担。
“田叔,身体很重要,你要多休息,想吃什么给我说,有困难也告诉我,把身体养好,安享晚年。”吴再俊关切地问。
“小吴啊,要不是有你在,我的身体都不知道是怎么个情况啊,你比亲生孩子还要亲啊!”田永云对吴再俊说着掏心窝子的话。
“田哥,你在除草啊,辣椒苗长势不错嘛,应该有个丰收年,辣椒园除去成本四五万块应该没有问题。”吴再俊在走访途中见帮扶户田杰正在辣椒地除草,就掐起手指算起收成来。
2020年初,田杰想在家发展产业,由于投入资金困难。吴再俊了解到这想法后,就积极争取政府垫资发苗、农药、化肥等优惠政策,承包了30亩土地发展辣椒,并帮助联系销售商家,实行“订单式”保底收购,让田杰“白手起家”发展产业赚钱。
“还是国家政策好啊,没想到没投一分钱也能发展产业,照顾了家庭,收入有保障。下一步,等我卖完辣椒,想发展种养殖。”说起国家扶贫政策,田杰竖起了大拇指。(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唐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