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史海钩沉】中共黔北工委旧址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0-08-21 09:02:54 点击:

图为中共黔北工委旧址一瞥

中共黔北工委是是1947年12月经中共川东临委批准,于1948年1月在贵州省德江县平原十字关成立的,1949年2月经中共中央上海局华南分局批准中共贵州省工委成立后,在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在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中,以星火燎原之势,向德江周边地区辐射,深入发动群众,组织了多项革命运动,成立了多个进步组织与游击武装,建立了10万人以上的根据地。先后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黔东纵队”,“黔东北游击队”、“湄潭游击队”以及郎岱、关岭、晴隆游击队武装。配合解放军人黔过境,接管国民党政权,为贵州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谱写了中华民族史上的壮丽篇章。

中共黔北工委成立后,在中共川东临委和中共贵州省工委的领导下,恢复了中共湄潭县工委,建立了中共松桃冷水支部、中共道真支部和中共正安支部,并与中共思南总支取得联系。发展了共产党员,培养一批进步青年,先后深入到德江、松桃、湄潭、凤冈、贵阳、遵义、毕节、郎岱、铜仁、雷山等地发动群众,组织了“兵运”、“抗丁”、“抗粮”、“抗税”、“农运”和“学运”等多项革命运动,并成立了“翻身会”、“农协会”、“齐心会”、“同心会”和“民青同盟”等多个群众进步组织与游击武装,建立了10万人以上的根据地。

黔北工委旧址于1947年12月成立在杉园社区营盘山。解放后,中共贵州省委曾对中共黔北工委地下斗争史作了这样的评价:“贵州地下党和游击队,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团结贵州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党、为人民作出了贡献,对贵州的解放是有功劳的。”

大力弘扬黔北工委革命精神,牢记革命先辈的历史功绩,激励后人。2017年向上级部门争取到900多万元对黔北工委进行修缮改造。建成后中共黔北工委旧址总面积约6800平方米,包括迎宾广场、陈列馆、爱国主义教育楼、停车场等。爱国教育楼,内部设置多媒体厅、图书室和VR体验室三个部分,具备了培训教育功能。

中共黔北工委为省工委的建立乃至之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和思想上的基础。从建立到结束工作,起起落落两年时间,出色的完成了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历程虽短,却凸显了它在贵州党史和革命斗争史中,厚重而璀璨的地位与作用。(德江县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