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2020年9月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3版
9月2日,贵州省铜仁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不打招呼便来到对口监督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日常监督,发现该院“立案窗口”干警存在接待群众不耐心、政策解释不细致以及工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当日即向该院发出监察建议书,列出了问题清单和整改建议,要求扎实开展诉讼服务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司法为民措施等。
针对部分党组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监督监察对象履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实施靶向治疗,通过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等形式,明确具体地列出问题清单、整改建议,实行对账销号和跟踪督办,有效压实整改责任,提高了监督质量。
“我们建立了统一编号、统一格式、统一发文的建议书管理模式,严格把关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的制作和印发,确保文书的规范性、严肃性。”该市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该市着力强化监督基本职责,聚焦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巡察反馈和审查调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利用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有针对性地开出“祛病”良方。建议书发出后,按照“谁提出、谁督办”的原则,实行台账管理和对账销号,承办部门通过开展专项督查、跟踪督办、重点抽查等方式,督促被监督单位抓好工作落实,确保“落地有声”。
为使问题真督实改,该市纪委监委及时对建议书落实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责任“挂空挡”、整改“走过场”、落实“打折扣”的严肃追责问责,对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将有关党组织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倒逼各级党组织担责、尽责。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共开出建议书68份,推动75个问题整改到位。(秦锦 黄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