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谯家镇汪家村新貌
川黔湘鄂反共自卫军,是由铜仁沿河汪家沟土豪劣绅兼国民党反动军官杨通贤纠集国民党残渣余孽拼凑而成的。
杨通贤,1912年出生在沿河县汪家村一个富豪家庭,因生父早死,其母娇惯纵养,自幼放荡不羁,以致赌博打斗,恶习成性,仗势欺人,为害乡里,因嗜赌被任区长的继父杨泽夫责骂后,投靠国民党军队罗启疆部当勤务员。1930年投入第22军第4师罗启疆部特务营当兵,不久罗部整编为独立34旅。1932年杨通贤进入独立34旅军士教导大队干部研究班学习,后被提为班长、排长,在枣阳、随县、常德追“剿”过红军。
1937年至1949年期间,杨通贤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徐州起义等战斗,先后担任营长、副团长、团长直至师长。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杨通贤部队在江西被歼灭,他在同年秋天途径武汉时,笼络一些国民党残兵败将潜回沿河为匪。
杨通贤把带来的部分武装人员继续组织土匪武装,还借解放军之名大肆招兵募马,网罗千余人,自称“川黔湘鄂边区游击总司令”。后又假冒解放军的旗号,打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川黔边区司令部”的牌子,自称司令,并委任周永炎为参谋长,积极联络秀山、酉阳、德江和沿河交界处的一些保安大队、地主封建武装、反动会道门、惯匪等汇集沿河。杨通贤采取各种手段伪装潜伏,搞假起义,伺机东山再起。
1950年4月,沿河县人民政府工作团奉命战略撤离,开赴铜仁。杨通贤在松桃甘龙网罗蔡世康、杨卓之、陈第、高竹梅、刘昆、陈世江、谌绍周、刘锭等匪部阻击我人民政府撤退的军政人员;并在陈铨匪部支持下,先在上坝创办军官学校,后又组织川黔湘鄂反共自卫军,自封副司令。
为了扩充实力,杨通贤还任命孙文清为军官处处长,张泽仲为政工处处长,杨泽高为军需处处长,张声高为高级参谋处处长,高竹梅、蔡世康、杨卓之、陈世江分别担任一、二、三、四纵队司令,刘锭、刘涛、田芝清、何祝三、江再祥、吴仲民等人为直属团、营长,石定国为上坝军官学校主任。随后又将川黔湘鄂反共自卫军改为国民党十四兵团,杨通贤自任兵团副司令兼六十七军军长。
1950年10月,人民政府工作团奉命回沿,杨通贤率部潜逃至梵净山负隅顽抗,途经印江沙子坡,被人民解放军击溃。杨通贤收拾残部逃至沿河三合乡的小溪河,其参谋长谌绍周、卫士陈尚武被我解放军击毙,其老婆徐世英被活捉,杨通贤漏网,由他七拼八凑的反共自卫军亦就此崩溃。杨通贤穷途末路,仍不思弃暗投明,企图等待时机死灰复燃,乃深夜潜入上坝乡杨正禄家。
11月下旬,又由马弁彭胜伦护送至老宅一个两头相通、内宽外窄、约3华里长的山洞内潜伏。l2月13日(农历冬月初五),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在熟悉地形的农民帮助下入洞击毙作恶多端的大匪首杨通贤,从而彻底捣毁了川黔湘鄂反共自卫军和国民党十四兵团司令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沿河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