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载于2020年12月14日《中国纪检监报》第3版
初冬时节,从贵州省思南县长坝镇沿着长王公路直上,翻过碑记坳一路直下,便来到佘溪村大屋基组。在佘溪村通往谢窝沟村的水泥路上,载着各种农产品的汽车驰骋往来。
以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场景。2017年,思南县纪委工作人员来到这里入户走访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时,发现佘溪村与谢窝沟村之间的羊肠小道泥泞不堪,大部分土地被撂荒。
“由于路不通,物资拉不进来,农产品也运不出去,大家都不愿来这里投资,劳动力大量外流。”谢窝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兴富神色黯然地对检查组说。
“要想富,先修路。”走访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后,通过分析研判,反馈至长坝镇党委和县交通运输局,督促其履行职责职能,聚焦群众痛点难点问题,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破除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
收到反馈后,长坝镇党委随即组织召开研判会,主动与县交通运输局对接,将佘溪村至谢窝沟村的断头路建设项目纳入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内容,申请专项资金70余万元,硬化“断头路”1.4公里。在县纪委跟踪督促下,断头路修通了,两村出行难、运输难问题得到解决。
“路通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贫困群众增收路子也多了。”前不久,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佘溪村走访,村委会主任付榜学表示,断头路连通后,两村整合闲置土地,发展“九叶青”花椒1700亩,并引进客商驻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种植脆红李,养殖淡水鱼、家禽,建成肉牛养殖场,带动不少贫困户就业脱贫。
近年来,思南县纪委监委聚焦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开展靶向监督,督促县交通运输局、县扶贫办等部门扛起责任,整合资金,建成村道2000余公里,通组路3738公里,补齐交通短板,畅通农业产业发展致富路。(思南县纪委监委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