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民生课堂+”提升村级监督质效

来源:铜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0-12-22 17:51:57 点击:

近年来,石阡县纪委创新推行村级“民生课堂+”,着力解决民生政策群众知晓率低、政策享受不公开、不透明,以及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打造“我受益、我参与、我监督”的精准民生监督模式,把监督触角覆盖到每一项政策、每一户村民、每一笔资金。

常设民生课堂,实现“纪委派单、部门接单”。常设民生课堂,设在乡镇政府、村委会所在地,采取定人、定时、定内容的方式集中开展惠民政策宣讲,由乡镇纪委利用赶集天、村里的群众会等时机,筹划授课内容,制作课程表,明确授课部门和人员,提前发布授课通知,组织群众积极参与。部门接单后,认真备课,以民生政策宣讲、政策落实、政策咨询及收集群众意见等为工作重点,让群众充分知晓民生政策内容、标准、落实程序、享受对象,对民生政策资金来源去向、资金数目、监督检查方向、管控环节重点都清楚,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督办督促到位、线索梳理到位、调查处理到位,确保民生政策内容、政策落实情况双公开,构建起民生监督自上而下、群众自下而上的双向监督体系。通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已开办“民生课堂”3660场(次),参与群众达19500余人次,群众参与监督并经查实后清退给群众资金295.46万元。

云上民生课堂,实现“纪委监单、群众评单”。云上民生课堂,依托“清廉石阡”监督网、“微上监督”等平台,针对群众所需所盼,由县纪委督促民生主管部门制作政策讲解视频、资料上传,让群众随时随地点播云上课堂视频、资料,实现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惠民政策、知识技能,从定点课堂集中学向云上课堂自由学转变。群众还可通过网络实时了解惠民政策、查询补贴补助发放情况,对有异议的数据进行网上留言评价、咨询举报,县纪委实时督促民生项目主管部门更新数据、抓实整改。实现线上“码上办”、线下“马上办”。同时,充分利用“贵州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监督互斥模型比对分析,实现线上发现问题、线下督改问题,着力打造乡村“微权力”监督和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推动政策落实透明化、民生资金使用公开化、村级财务阳光化。目前,运用大数据监督发现疑似问题转核3275条,线下核实立案查处56人,收缴违规资金448.45万元。

流动民生课堂,实现“群众点单、部门送单”。县纪委县监委结合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六稳六保、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等当前和阶段性重点工作,根据分类汇总“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走访、民生项目专项监察、群众信访举报中收集的社情民意,重点关注留守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由相关部门以“流动民生课堂”方式深入农家小院、农田土坎、建筑工地等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田坎会,开展送课上门、结对帮扶,方便群众了解政策,保障群众知情权,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度和政策透明度。目前,已走访群众10万余户(次),收集意见建议2750余条,督促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571件。

“民生课堂是集政策宣讲、干部培训、警示教育、民生监督、倾听民意、凝聚民心、密切干群关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课堂。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好监督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石阡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晓亮如是说。(石阡县纪委县监委 安光琴)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