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万山区纪委监委针对乡村“微权力”擦亮精准监督“探照灯”,在基层开展民生监督和民生监管“五个示范”创建,促进“微权力”规范运行,推动“微权力”从“有形监督”走向“有效监督”。
有点有面抓组织领导。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引领、逐步覆盖”的思路,成立了以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责任分工,抓重点、补短板、建机制,明确下设办公室在扶贫民生室,具体负责示范创建的督导和考核等工作。结合“五步工作法”开展工作,保障工作上有人管、中有人抓、下有人干。通过QQ、微信等方式,一月一调度,每月25日前收集“五个示范”创建、五小监督等工作推进情况,抓好事前、事中、事后三大环节,确保年度任务按期完成。
有板有眼抓“链条监督”。整合区级纪委和乡镇纪(工)委力量,以乡(镇、街道)为单元组建11个民生监督组,发挥全区102个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建立区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民生监督组+乡镇纪(工)委+村务监督委员会“五位一体”监督“链条”,实现小微权力监督深度覆盖。
有声有色抓“五老”监督。积极探索村级其他监督力量发挥作用,根据村(居)人员构成情况,组织区域内威信高、号召力强、思想觉悟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代表、老复员军人组成监督队伍,发挥他们德高望重、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定期不定期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小微权力监督增添了强有力的有生力量。
有条有序抓责任落实。明确民生监管示范创建部门1名分管领导和1名联络员具体抓示范创建工作;建立一套制度,按照有廉政领导小组、制度完善、权责清单、监管制度、政务公开、项目廉政档案、年度廉政教育计划、民生数据监管系统的标准进行落实;完善一套清单,积极推行“五张清单”制,即权力、责任、问题以及问题整改和销号5张清单,确保民生项目规范、廉洁、群众受益,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
有章有法抓追责问责。坚持正风肃纪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拔“烂树”、治“病树”、护“森林”,针对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强的个别乡(镇、街道)及区直部门均进行提醒约谈,对整改情况实施“回头看”。一年来,党纪政务处分乡村两级掌握“微权力”干部17人。(万山区纪委监委 万思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