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苗族自治县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业主责,按照“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全面从严治党就覆盖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铁的纪律护航脱贫攻坚。截止去年底,全县扶贫民生领域共立案276件293人,问责科级干部199人。
“定位式”压实责任。成立督查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由县纪委监委班子、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构建“三级”联动督查机构,结合“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百名纪检监察干部访百村进千家”专项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紧压实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扶贫民生领域的监督检查与有效治理。
“销号式”管理台账。集中开展涉林扶贫民生项目、易地扶贫搬迁、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脱贫攻坚履职及工作作风等方面专项监察,深刻分析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对监督检查中发现或反馈的问题建立台账,实行“一问题一台账一处置”销号模式,及时研判,分类管理,按照“时间表、路线图与倒排工期”要求,跟踪问效,确保快速办结。
“问责式”严肃政风。结合脱贫攻坚“五个专项治理”要求,严肃查处扶贫领域工作作风不实、落实扶贫政策“跑偏走样”、措施不精准、优亲厚友、失职渎职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该问责的实现分级问责,绝不姑息迁就。及时回访,了解被问责干部思想动态,关注其工作生活情况,帮助其端正思想、放下包袱、消除顾虑、轻装上阵,安心工作。
“震慑式”警示教育。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到县委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并要求党员干部写出心得体会。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开展扶贫领域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巡回展,同步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一案一整改”。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不定期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让党员干部达到洗礼灵魂,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松桃县纪委监委 唐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