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实施的联户路,多亏了村监会,全程监督施工,保证了工程的质量。”6月30日,印江自治县新寨镇撕栗村姜家组村民姜洪开感叹道。
他所说的村监委是指村务监督委员会,在该村联户路实施过程中,测量厚度、查看质量、认真记录……该村监委会主任张命生全程参与监督,一个环节也没落下,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这是印江自治县村务监委委员会发挥“探头”作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印江自治县积极创新村务监督,在全县374个村(居)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盯住“微权力”,整治“微腐败”,发挥“探头”作用,建立群众家门口纪委,将监督工作延伸到基层,实现了对村级“微权力”的监督全覆盖。
“目前,全县共有村务监督委员1084人,对村支两委是否履职尽责、廉洁用权、群众利益是否受侵害具有‘探头’作用。”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尽职履职,发挥好监督作用?该县立足实际,在不断增加监督员的质数和提高报酬前提下,设置村级监督委员,明确责任和任务,重点监督村两委的决策决议执行情况、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村务公开及村干部履职等情况,加强管理,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一月一上报,一月一总结,发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探头”作用。
为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该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创建乡村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建立开展“小监督”,发现“小苗头”,提出“小建议”,督改“小问题”,回应“小诉求”的“五小监督”模式。
“围绕怎么监督,监督什么”。该县纪委监委还把培训作为抓手,不断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队伍培训,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能力。
“我们把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培训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实行培训常态化,让培训成为精神食粮和业务课堂。” 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培训,让村务监督委员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切实把村务监督委员会变成群众的诉求、倾诉的“心灵驿站”
据了解,目前,共开展村务监督员业务培培训32场次,培训村务监督员4200人次,真正实现了监督网络全覆盖无盲区,有效治理了群众身边的“四风”和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 杨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