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民生监督力大招实

来源:《铜仁日报》 时间:2020-08-24 09:49:47 点击:

“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县扶贫民生领域共立案170件175人,结案142件,党纪政务处分145人。”这组数据是日前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在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会上所通报的民生监督情况。

据介绍,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民生工作任务安排部署到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积极探索民生监督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建章立制+自身建设”

民生大于天,民生工作惠及千家万户。为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业务能力不够等“瓶颈”,该县通过“县纪委监委+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民生监督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四位一体”监督模式,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协作机制,凝聚监督合力,分片区实施精准监督,确保民生监督全覆盖、无死角、无禁区,形成纵向垂直监督、片区联合监督、横向交叉督查的监督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打造“1+N”联系机制,专门负责指导民生监督组工作,提升民生监督质效。

建立“微权力”清单制度,建立“五小”工作台账机制,实行“小监督”,发现“小苗头”,提出“小建议”,督改“小问题”,回应“小诉求”“五小”监督模式,督促主体责任部门落实好国家惠民政策和项目资金运行监管机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截至7月,共开展“小监督”532次,发现“小苗头”207个,提出“小建议”115个,督改“小问题”109个,回应“小诉求”87个。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将民生监督与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成立27个民生监督组,由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书记担任民生监督组组长,压实责任,激发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民生监督工作的内生动力。

“日常监督+专项监察”

该县纪委监委聚焦民生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采取日常监督与专项监察相结合方式,深入整治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切实解决民生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四风”问题。

强化日常监督,将脱贫攻坚作风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针对脱贫摘帽后“摘责任、摘政策、摘帮扶、摘监管,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制定问题清单,开具“处方”,对标对表落实整改,及时消除“病灶”,对落实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质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督查6轮,督查覆盖385个村(社区),发现问题296个,立案38件40人、诫勉22人、通报批评165人。

紧盯民生重点领域,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安全饮水等核心指标开展专项督查。共发现问题214个,提出整改建议43条。同时对1719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开展专项监察,党纪政务立案19人。

“线上监督+线下监督”

坚持“线上+线下”监督相结合方式,监督工作更加精准高效。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用好用活大数据监督系统,将信息技术植入扶贫与民生监督中。

线上重核。建立县纪委监委牵头管总,县直部门具体负责,系统管理员主抓的工作机制,推动大数据与民生监督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系统打通民生监督的“最后一公里”,为民生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构建扶贫民生领域“线上”监督模式。截至目前,共采集民生资金类数据750万余条,涉及金额2664万元,经分流核实发现问题1875个,党纪政务立案12人,清退违规受益对象153人,挽回经济损失43.58万元。

线下重访。该县纪委监委结合“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爱岗敬业我先行,积极作为勇担当”专项行动、“杨荣式”好干部大走访活动,班子成员每月到联系片区“明察暗访”至少3次,督促指导民生监督组做好民生监督工作。今年来,共集中走访267个村1035户1535人,接访82人次,梳理信访件59件,立案查处6件,党纪政务处分1人。

“下步工作中,将进一步探索民生监督有效途径,严肃查处发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有力推动基层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松桃县纪委监委 陈孟珍)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