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工作越多,越容易受到处分,而一些不干事的人,却在一边说风凉话,心里很不服气。经过组织的教育引导,自己终于抛开了思想包袱,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来回报组织关心、关爱。”近日,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对受处分干部进行回访,一名受处分干部感慨道。
这是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提升回访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一个缩影。
该县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回访教育始终,通过明确一名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干部作为问题干部帮教人,针对不同事实和情节,科学精准分类施策,认真制定回访教育计划,通过与受处分党员干部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谈心谈话,帮助其打开心结,卸下包袱,积极工作,让他们“不掉队”“能赶上”。
“对于受处分的问题干部,我们在干部风险点、治理监管和作风建设的薄弱点上下功夫,实施精准回访教育,让他们知止而后勇,尽快得到组织的认可,看到希望,从而焕发新活力。”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回访教育不搞“千人一面”,该县纪委监委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坚持把回访教育有效融入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中统筹“规划考量”,坚持“一人一策”“一事一访”,科学精准稳慎实施日常跟踪教育引导,用真心真情唤醒“跌倒”的党员干部,切实让干部感受到组织关爱的温度。
同时,为提升回访教育的精准性,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回访教育信息台账,对个人处分期内的良好表现和工作成绩予以肯定认可,并作为回访对象处分期满后选拔任用的依据。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开展回访教育270人次,制作回访谈话笔录270份,对被回访人员开展民主测评86人次,征求党委(党组)及单位意见270条、纪委(纪检组)270条。(印江县纪委监委 姚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