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思南县纪委县监委工作人员在青杠坡镇陇水农民专业合作社菌棒生产基地开展监督检查。
“现在我村里的合作社上班,每月工资两千多,还能接送孩子上学,省去了很多麻烦事呢!”夏末秋初,思南县民生监督组再次来到思南县青杠坡镇陇水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看到工人们一篇忙碌的场景。在家门口务工的群众谈起自己的收入情况,喜上眉梢。
可是半年前,思南县纪委监委民生督检查组首次来到该合作社,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受疫情影响,大部分订单都取消了,合作社又没有冷库和烘干设备……”虽然黑木耳菌棒长势良好,挤满了上百个大棚,但是面对着10万棒进入采摘期的黑木耳,合作社负责人却眉头紧锁。
无独有偶,民生监督检查组走访中了解到,青杠坡镇与陇水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遭遇的还有十个,均是疫情影响到产品销售。据统计,青杠坡镇有40万余棒黑木耳滞留基地。
监督检查组立即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县农业农村局和青杠坡镇等相关责任部门,要求及时解决企业(合作社)农产品滞销问题。
随后,青杠坡镇党委召开研判会,分析具体农产品产销具体情况,精准制定解决策略。通过大力对接,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帮助协调印江梵天菌业有限公司,思南县教育局帮助协调贵州润万食堂管理有限公司,批量收购了滞销的黑木耳,解决了11个村食用菌销路问题。
今年4月份,印江梵天菌业有限公司到青杠坡镇实地调研,认为合作社所生产的菌棒质量优、成色佳、味道鲜,愿意长期合作,通过现场协商,约定以每斤30元保价收购方式签订了20万棒干黑木耳购销合同。
发展就要“引进来,走出去”,该县积极开拓内外销市场,主动对接外销市场,扎实推进农产品进市场、进学校、进超市、进医院、进机关、进企业、进食堂,提高本地市场占有率。
县工业和商务局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市场调查,强化分析研判,建立专门的产销对接销售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搭建农产品互联网和电商销售平台,积极开辟线上市场,明确专人到各企业(合作社)指导建立网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和线上销售网。
“现在我们与黑龙江、广州、贵阳等省内外4家销售企业签订了产销合同,目前发展食用菌80万棒,解决当地农民工短期就业1200余人次,长期就业30余人。”该县青杠坡镇陇水农民专业合作社
今年以来,思南县纪委监委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开展监督的同时,把督促相关部门解决好企业(合作社)增收作为重点。截止8月底,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销售花椒373吨374.2万元、青花椒100吨20万元、食用菌60吨60万元、福鼎大白茶395吨395万元。推进农产品进中国扶贫网、黔农网、阿里巴巴、拼多多等30余批次,全县60﹪以上企业(合作社)建立网上销售平台。
“下一步,将紧跟企业(合作社)产品销售情况开展全程监督、精准监督,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尽职履责,帮助解决企业(合作社)销路促农民就业产业增收。”思南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思南县纪委县监委 何承德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