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丨“放羊娃”的学医梦

时间:2020-09-25 15:21:07 点击:

图为史毅走访看望杨洋,祝贺她成为大学生

“你家杨洋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她被贵州中医药大学录取了……”9月5日,万山区清塘村砚瓦组村民杨秀银收到老师传来女儿杨洋考上大学的喜讯,这个平静小村寨顿时沸腾起来……

“小史,杨洋考上了,考上了……感谢你和村里的干部,真的,要不是你们,我家哪有今天这个喜讯!”杨洋的父亲杨秀银第一时间联系了自家的帮扶干部,万山区大坪乡纪检监察干部史毅,激动地分享着他的喜悦。

这一幕还得从四年前说起。

“簸箕大的天,毛草铺的路,背起背篼满坡走,撵起羊来遍地跑”。这是万山区大坪乡清塘村砚瓦组的真实写照。那会几乎在家的每家都养着一群羊,看羊的都是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跟着羊群满山跑,有村民调侃他们是村里“放羊娃”,也忧心着这群孩子的成长之路。杨洋也是这群“放羊娃”其中的一个。

杨洋一家6口人,她排行老大,老二老三都还在读小学,家中主要收入来源靠其父亲杨秀银外出打工,和76岁奶奶凡秋香在家做点农活贴补家用。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却遭受了2016年7月4日这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

“房屋被水冲没了,农田也毁了,养的猪和谷子都被洪水冲走了,娃娃都送到她小姨家住,我们搭了个临时的棚子住……”说起2016年洪灾过后的生活状况,老人边抹眼泪边介绍,那会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杨洋上初中,成绩也一般,杨洋父亲准备带上她去温州打工。

杨洋初三刚毕业没几天,奶奶就给杨洋收拾着日常换洗衣物,她爸联系了一个纺织厂,准备把杨洋带到那打工挣钱。作为帮扶干部的史毅听说后,赶紧上门了解情况。

“我想读书,我想学医,以后让我爸妈少辛苦点……”杨洋向史毅吐露了心声。

扶贫必须得扶其志和智,一定要阻断贫困在代际之间传递,教育脱贫才是真正脱贫。杨洋的话坚定了史毅的信念。

“杨洋她爸,女娃又还小,去打工前途就算毁了,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咬咬牙就挺过了,你的顾虑和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在史毅和村干部的几番劝说下,杨洋爸爸最终决定让杨洋先上一年高中,看她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承受能力再做决定。

同年8月,史毅通过多方联络协调,帮杨洋申请到了3000元教育补助金,还争取到“五改一化一维”项目,对她家的房屋、院坝、厨房、卫生间进行全面维修和改造,并为她家添置新的电视机、床、衣柜、电磁炉、电饭锅等生活用品,大大改善她家的生活环境。史毅还担负起杨洋日常学习用品开销,杨洋也着实没有让他失望,期末成绩从中下跃到全班前十名。

帮扶几年来,史毅为她多方筹措协调生活补助、春荒救助等,并帮助其加入村集体经济,每年都可以享受入股分红。2019年,在史毅的帮扶下,杨秀银家撕掉了“贫困”的标签。

扶贫路上,史毅与杨洋父亲沟通最多的就是教育脱贫,聊得最多是3个孩子的学习,而帮得最多的就是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辅导。

“也是赶上国家扶贫政策好,每年小史都牵挂我家3孩子的读书情况,成绩好不好,调皮不调皮,笔和笔记本也没少给他们买……杨洋就多亏了他的照顾,要不然就变成打工妹了,哪还来的大学生啊!”杨洋一家人说起史毅总是感激不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国家扶贫政策支持和大家的努力下,圆了“放羊娃”杨洋的学医梦。

“政策在扶,干部在帮,群众在干,手把手把扶贫政策递到群众心里,心连心将为民情怀传到群众的心坎上。”杨洋实现了的学医梦,也晒出了史毅真心真情帮扶的成绩单。(万山区纪委监委 朱继华)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