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收官战丨“贫困户”变“搬迁富”

时间:2020-09-29 17:13:52 点击:

搬迁户冉光春在新丝南服饰打工

“现在儿子在广东江门建筑工地开塔吊每月收入7000元,我自己每月收入4500元,还包吃包住,工资虽然没有外面高,但离家近可以照顾小孩上学,而且收入也稳定,对这份工作挺满意的。”9月28日,思南县双塘街道丽景社区移民搬迁户冉光春在新丝南服装加工车间流水线上一边忙碌,一边满脸笑容地向县纪委督查组“回访”人员介绍情况。

半年前,思南县纪委监委易地扶贫搬迁安居情况专项督查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但思飞带着走进了冉光春家中。

“我们是县纪委督查组,今天来主要是了解一下你们搬迁到丽景社区安置点后是否有人帮你们解决子女入学、就业困难?督查人员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

“我们家是2018年入住双塘丽景社区的,房子有80平方米,交了8000元,两个小孩读书的问题政府帮助解决了,也享受到了教育补助政策。眼下最大的困难就是我和大儿子谭仲龙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来源有困难。”冉光春向督查组反映。

早在2012年,冉光春的丈夫因车祸离世,三个小孩委托小姨嬢照顾,冉光春外出务工。2014年冉光春家被纳入建档立卡系统,每月享受低保金,2018年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户从许家坝镇蒲家寨村搬迁到双塘丽景社区。

要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就业增收是关键。督查组立即将此情况反馈给双塘街道党工委并责成迅速处置。

双塘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安排专人了解冉光春、谭仲龙年龄、文化、劳动技能和就业意愿等情况,结合冉光春有过在广东一家服装制衣厂工作的经历,随即联系安排到新丝南制衣厂扶贫车间上班。谭仲龙有开塔吊技能,在与县就业局联系后马上纳入了劳务输出服务管理。

“丽景社区安置点其他搬迁人员就业问题解决没有,外出务工政策有哪些?”随后,督查组举一反三,督促双塘街道、县生态移民局、思南经济开发区、县就业局等单位组织摸排,压实工作责任,按政策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高质量打赢收官战,确保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

2018年以来,思南县纪委监委紧盯易地扶贫搬迁点劳动力就业问题,督促在每个安置点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全面排查搬迁群众劳动力情况、及时联系掌握用工单位需求、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推动“一站式”扶持创业、推行“一条龙”易地就业服务,全方位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难问题。

2020年上半年,全县累计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031人次,县内安置点实现就业7926人,户均就业2.14人。跨区域搬迁安置点实现就业11472人,户均就业2.29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点有劳动力家庭一人以上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稳就业和保就业作为加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推动问题整改,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思南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思南县纪委监委 何承德 张剑)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