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德江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访群众
“同志,我跟你说,我对你们的帮扶工作真的服了!”近日,德江县合兴镇纪委在开展“访重助”大走访中,听到合兴镇龙溪村锦坪组贫困户刘代忠如是说。
一开始,合兴镇纪委的干部还以为“真的服了”是反话,群众是要有问题反映,故意这么说。经过认真了解,才知道刘代忠说的“真的服了”是发自内心的对脱贫攻坚的认可。
原来,刘代忠一家5口人,2013年识别进入精准扶贫系统。刘代忠及老伴均是近70岁的老人,其儿子多年前在外务工时意外死亡,儿媳改嫁,留下三个孙子女给刘代忠二老抚养。由于家庭的不幸,生活的困难,二位老人难免“小气”,对政策、对帮扶工作一直以来都不满意,是出了名的“难缠户”。
2018年1月开始,刘代忠户的帮扶干部调整为刚上岗的干部刘松同志。面对其他干部们口中的“难题”,这位毫无工作经验可言的新同志一开始心里有些“发毛”,但是没有办法,责任重于山,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去面对。
在第一次去与刘代忠见面前,刘松在村里面做了一天的功课。他向同事了解刘代忠的家庭情况,对应可享受哪些政策,现在已享受了哪些政策,以及刘代忠的喜好是什么等等。
虽然做好了充分的心里准备,可当刘松与刘代忠第一次见面时,还是超出了刘松想象中的场景。一见面,刘代忠就开始叫苦,甚至对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持怀疑态度。
面对刘代忠的怀疑和不信任,刘松与刘代忠认起了亲戚,“老人家,你姓刘,我也姓刘,一笔难写几个‘刘”字,500年前我们还是一家呢!你有什么困难,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会帮你解决的。”
为了尽快拉近与刘代忠的距离,第二次去时,刘松买了一些生活用品,总算能与刘代忠进行简单地交流。
接下来,刘松隔三差五地就往刘代忠家跑,除了宣传一些政策,还主动帮助刘代忠搞卫生、干农活、辅导其孙女作业。
有几次刘代忠的孙女在学校旷课,刘松就当起了“家长”,向学校了解刘代忠孙女在校情况,耐心倾听旷课原因,细心做好思想开导和教育工作,从那以后,其孙女再也不旷课了,学习也更加努力。
刘代忠的孙子病了,刘松帮他送去医院看病。只要刘代忠家有困难,刘松总是第一时间帮忙解决。时间长了,刘代忠总算对刘松这个人认可了,能够将他心中的一些想法说给刘松听了。
后来,刘代忠反映他家卫生厕所的水未接通,刘松就到镇上购买了水管、弯头,在村里借来了烫机、钻头等,自己到刘代忠家中当起了“水电安装工”。根据刘代忠户实际情况,刘松在村里给他争取了一个清洁员的工作,每月可以增加收入300元。
现在,刘代忠对享受到的政策非常满意,只要遇到有人检查工作,他便说“我对脱贫攻坚真的服了!”
以心暖心、以心换心,刘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从“帮扶”到“帮服”的蝶变。
开展帮扶工作,应多一些虔诚之心、跑腿之心、打杂之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切实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这既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更是“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的重要法宝。(德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