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印山书院正门
印山书院位于玉屏侗族自治县城中印山,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同治三年(1864)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修复。光绪二十一年(1895)贵州省学政严修于玉屏视学时,将玉屏书院易名为印山书院,并亲题“印山书院”匾额。
书院坐南向北,由东、西两个四合院组成,东西两个四合院均由前厅、东西两厢、正厅组成,前檐均带廊,过厅、正厅明间均开隔扇门,次间均将槛窗,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顶小青瓦屋面。高封火墙围护,为县属生员“敬德修业,以应科举”之所,历来为玉屏学府驻所,是省内至今尚存完好的古书院。
光绪三十年(1904)书院改设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称县立高初两等学校。1941年,国民政府批办玉屏县初级中学时,因紫气山新校舍尚在修建,暂将印山书院作中学开班点,小学迁到禹王宫和大公馆,分成二部制教学。1946年,玉屏中学新校舍落成,中学迁到新校址,小学回到印山书院。学校名为“平溪镇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11月7日,玉屏县获得解放,印山书院暂借给教导团和农训所使用,学校迁紫气山和回龙山分二部制教学。1950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将书院东、西两侧大片土地征给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近50亩,并拨款兴建校舍。1955年,学校基建工程基本完毕。1963年县人民政府决定新办县城第二小学,印山书院更名为“玉屏县城关一小”。1987年,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并报经上级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校名改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印山民族小学”。
现印山书院,大门两边呈八字形白粉墙,上面彩塑麒鳞浮雕,门前两边各有桂花树一株,一对石狮雄踞两旁。石狮之间是宽约3米的十余步条石台阶,台阶下面便是一个用鹅卵石铺面,约100余平方米的半圆形平坝,俗称月亮台。台中有一株古樟树,树身高大,枝繁叶茂,加之两边的苍松翠竹。书院共有大小木房10幢,组成两个四合院,每个院内宽约80平方米。正门经四合院直通正厅,其厅面积约80平方米,上方立有木雕“礼堂”牌匾。厅前为宽约两米的东西走向通道,将两院相连,既方便管理又互不干扰。通道东西墙壁各开侧门一个,使书院出入方便且安全谨慎。正厅后面有木房一幢, 与正厅成丁字形相连。书院房屋均为一楼一底木结构,造形美观,装修完整。但二楼楼层低矮,只能放些杂物。院内苍松翠柏,花果飘香,所有台阶全为精雕大理石砌成,古朴典雅,清幽别致。
从清朝至今,经历了多少兴衰荣辱,印山书院如釉色天成、灵动飘逸的青花瓷碗,几度跌倒在憔悴的古道上。斑驳的石碑,端肃的讲堂,坊间流传的轶闻,灿若秋叶的印山书院,仍葱茏地生长在那时的街巷和乡野。徜徉在书院,像芳草地里的蒲公英,在清冷幽深的长廊漫游。那些门窗内的寂寥、神秘、辽远,和风般将岁月轻拢在眼前。那样的时代,那样的院落,那样的人群,曾经那样地给了岁月无边的慰藉,给了文化无穷的力量。近两百年来,印山书院为玉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
清朝时期,书院主要目标是培养晋升秀才举人。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据《玉屏侗族自治县志》记载:道光年间出进士田绍金,曾任湖南兴宁知县;进士王凤翥,曾任四川井研知县;举人郑锡彤,曾任云南呈贡知县;光绪年间有进士郑保谦,曾任内阁中书;癝生郑锡滜,曾任浙江黄岩知府;癝生郑锡田,曾任浙江盐运使;举人舒国光,曾为凤冈知县;拔贡郑嘉恒,曾任铜仁知府;郑锡山曾任甘肃肃州知州。
民国时期,举人郑嘉复,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曾任剑河通判,云南蒙自知县。拔贡郑卓斋,曾任湖南晃县知县。齐伯儒、王树仁均为国民革命军少将,还有陈玉润、洪范、蔡西庚、郑执中、洪豰烈、郑德治等知名人士。
新中国成立后,玉屏籍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多源于此校。不少人成为国家各级地方领导干部,其中有担任省部级的,也有担任驻外使节的,不少学子成了专家、教授。军事指挥员、学者、致富能手,可谓古院之骄傲。
2013年,印山书院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将其装修一新。学校教师办公室及各种教学设备全部搬出书院。书院作为印山民族小学的决策机关、玉屏人民的育才基地的历史已告结束。但它作为玉屏教育的发祥地,永远值得铭记!(玉屏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