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搬迁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挣钱
“感谢纪委的同志,帮我找到了工作。如今,能在家门口就业挣钱,还能照顾一家老小,省去了很多麻烦事……”
日前,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来到寨英镇镇北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回访,贫困户冉启平家他激动地与工作人员说。
事情还得从2020年4月底说起。
“同志,我家里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开支又大,能给我找一份工做吗?”
该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的同志在民生监督中,贫困户冉启平一脸焦急,道出了心中的苦恼。
监督检查组的同志经过走访了解到,冉启平是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共有5口人,分别有年过古稀的母亲,常年多病,两个孩子均上了大学,妻子也常打针吃药,一家人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家庭经济十分拮据。2016年10月,冉启平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迁至镇北新区移民安置点,看着极大的家庭生活开销,冉启平本想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为了照顾家庭,他实在是抽不开身,只想在家里附件找到一份工作,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家庭。
监督检查组的同志经过分析研判,并与寨英镇党委政府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对接,了解近期本县务工需求情况,并根据有关要求,督促有关部门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开展挖机、厨师、种养殖、缝纫等就业技术培训,让移民搬迁户掌握劳动就业技能,有一技之长,增强“造血”功能,并根据移民搬迁户的自身需求,有的放矢设置就业工作岗位。
通过多方协调对接,该镇引进一家藤编加工厂,由建档立卡贫困户吴长权当编织袋加工厂负责人,厂房就建在安置点,这让包括冉启平在内的易地移民搬迁户有了就业机会,找到了工作岗位,大家高兴极了。
“如果没有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一个残疾人,是不可能实现创业梦想、过上好日子的。”在加工厂,吴长权一边指导工人上货,一边对监督检查组的同志发出这般感叹。
如今,安置点共建有两个加工厂,带动5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每人每月工资3000余元,镇政府还提供140余个公益性岗位,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贫困户就业有了保障。
不断完善安置点设施设备,篮球场、文化广场、追梦书屋、卫生室、活动中心、警务室、超市等一应俱全,读书、就医、购物、娱乐等十分便捷。
茶余饭后,群众聚在一起跳跳广场舞、打打太极拳、扭扭秧歌、看看书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今年以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该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六稳”“六保”要求,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该县3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户就业政策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并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台账,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整改落实,确保易地移民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截止目前,共发现问题12个,督促进行了整改,解决安置点就业4000余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最直接有效的脱贫方式。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重点监督,坚决防止‘数字就业’‘虚假脱贫’‘统计就业’等问题发生,促进移民搬迁户稳定就业,增收致富。”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松桃县纪委监委 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