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我军阵地
1950年9月15日,美帝国主义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操纵17个国家的仆从军队悍然在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仁川登陆,全面发动侵朝战争。中共铜仁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在抓好征粮、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等中心工作的同时,积极投入到抗美援朝爱国运动中去。先后成立成立了铜仁县人民武装部、抗美援朝委员会铜仁县分会和拥军优属委员会。同时,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机关、团体、学校出墙报、画漫画、召开大会、示威游行。夜里,地、县机关部分干部配合城区干部,深入街道居民组,向群众反复进行宣传,并动员城区各学校师生和各街青年会等群众团体,组织宣传队,演出街头话剧,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全县14万多人口中,90%以上的人民群众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纷纷提出了“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要钱出钱,要粮出粮,要人出人”的口号。在扩军运动中,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着上战场的动人情景。茶店乡1村(茶店)妇女委员刘福英动员丈夫说:“你是雇农,今天翻了身,就应该去抗美援朝,保卫国家,保卫我们的翻身果实。”1951年底,全县报名参军的青年2144人,有547名青年验收合格,应征入伍。
11月初,中共铜仁县委召开了区委书记、区长扩大联席会议,全县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实际订出了增产节约计划,积极开展捐献活动支持抗美援朝。在捐献过程中,群众捐争相交纳捐款捐物。川硐乡10村(茶园)开展砍柴、烧木炭、捡板栗、编草鞋、养猪、养鸡鸭、种菜等工副业生产,将114.2万元(旧币,1万元相当于现币1元,下同)副业收入全部捐献。苗族妇女龙英兰家里没有钱,就捡板栗卖,所得2.4万元全部捐献。截止1951年11月15日,全县交纳捐献款3.94亿元,占上级布置数2.8亿元的147%,有力支持了抗美援朝。
在积极开展增产捐献的同时,全县普遍地开展了拥军优属工作。采取对烈、军属从政治上予以慰问,经济上给予照顾,生产上给予帮助。对复员军人、荣烈军属,则组织他们进行生产或介绍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由组织介绍就业的有58人。
为了进一步支持前方志愿军战士作战,铜仁县开展了慰劳赴朝志愿军活动,城乡妇女自觉为志愿军战士做军鞋、织鞋垫,青少年学生给前方战士写慰问信。苗族妇女吴春花1人就为志愿军捐献布鞋36双,城区青少年学生写了75封慰问信寄往前方。此外,县委还拨出优抚救济大米11637千克,解决烈、军属生活上的困难。同时,还出现了为抗美援朝而自发献粮的群众运动。长坪乡5村的一位老农民说:“我老了,不能到朝鲜去打美国鬼子,我要交20千克粮来表示我的一点爱国心意。”大坪、茶店两乡的部分贫雇农摊不上粮,他们以自愿交粮来支援抗美援朝,交粮的有178户,共交粮2000千克。特别是川硐乡的李春林,当年只收10多千克麦子,他要交出10千克。村干部不同意,说:“你比较穷,留着自己吃吧!”李春林坚持要交,说:“你们不能阻止我爱国啊!”
抗美援朝运动不仅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还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各项工作前进的强大动力。(碧江区纪委监委 田曼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