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丨黔中砥柱

时间:2020-11-23 16:48:07 点击:

图为黔中砥柱

 

在贵州省德江县城东30公里乌江画廊潮砥滩边一巨石上,横书阴刻“黔中砥柱”四个大字,每字约0.3平方米,其前后有竖书小字题款,每字5厘米,前款为“甲申岁孟春月吉旦”,落款为“西麓田秋题”。四周刻一条长方形单线边框,字体全系楷书,拙朴苍劲,该石刻为贵州省教育先行明代田秋的唯一手迹。

田秋(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土家族,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城)人 ,明代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为官二十年,直言敢谏,廉洁奉公。他是开发贵州人才,兴办州县学校的先贤,功德卓著,业绩昭然。贵州自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建省至嘉靖的百余年间,全国13省有12省都有乡试科场。惟独贵州科考仍归并于云南省,凡要考举人的学子都得到云南昆明应试。千里迢迢,道路崎岖,行旅艰难,这对贵州选贤育才带来很大不利。贵州抚按也曾向朝廷申报自设考场,未能如愿。往往被朝廷以“旧制难改”或“旧制不可轻改”而了之。这样,就造成了贵州教育的发展缓慢,边远州县的教育就更落后了。田秋于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向皇帝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奏请在贵州独立设乡试考场。十四年(公元1535年),获得朝廷批准。十六年(公元1537年),贵州首次开科,从此贵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

当年,乌江潮砥滩下江心曾有一块巨石叫鹭鸶石,立于水面巍巍不倒,俨然一中流砥柱。

明朝初年,一学子游历至潮砥,竟被其雄奇俊秀景色迷住,在潮砥滩边客栈听涛观潮,恋恋不去。

一日,时值中秋月夜,银光若泻,学子依窗凭栏,赏月观景。瞑目听涛,如列千军,声奔数里;静视远眺,波光潋滟,江清月近。如此壮美景色,不禁勾起学子诗兴,欲赋诗释怀。复观远景,见江面如砥,江心鹭鸶石俨如一巨型秤砣,便慢慢吟出:远看江心一秤砣……然似江郎才尽,竭思良久,终不得下句。

一隔数年,又值中秋,明正德进士、广东布政使田秋田秋奔父丧守制期间,途经潮砥,亦被江上美景迷住,连连赞叹不已。得知此诗句,便面向乌江而曰:远看江心一秤砣,长虹做杆意如何?弯月当做秤钩用,称得山河有几多。

翌晨,主人趋前问安,田秋要来笔墨,将昨夜所吟之诗书于壁上,便引主人至客栈前,指向江心鹭鸶石,曰:此为黔中砥柱,吾书于石壁,可令人镌刻,尔后潮砥人才辈出。后于客栈前一巨石上书曰:黔中砥柱,西麓田秋题。

“黔中砥柱”四字,题字笔力雄浑,至今朗然可见,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德江县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