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松桃团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景。
“纪委同志,快进来坐,喝杯奶茶……”近日,踏着冬日的阳光,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民生监督组的干部再次来到松桃团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回访”,雪朵拉奶茶店的老板杨庆华热情地招呼起来。
店内客人已经坐满,生意很好,杨庆华前前后后地忙碌着。看到她幸福的脸庞,监督检查组的同志十分欣慰。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杨庆华的奶茶店经营得有眼有板,她也从一名贫困户变成奶茶店的老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性格太倔了,之前硬是不肯搬,为难你们了,不好意思。”面对民生监督组的嘘寒问暖,杨庆华满脸歉意。
事情还得从2018年开展民生监督说起。
那年7月,太阳悬挂在半空,热辣辣的。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民生监督组来到妙隘乡长滩村高达门组开展走访工作。杨庆华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民生监督组工作人员一走到他家院坝,就闻到一股刺鼻的腥味,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栋一层破旧木房,左边挨着牛圈,右边是用篾条和塑胶纸夹成的厨房,堂屋零乱地挂满了黑色塑料袋,院坝四处泥泞,无处落脚,十几只鸡鸭无精打采地嬉戏。
通过交流,民生监督组了解到杨庆华原来是湖北省赤壁市人,早在10年前,她只身一人来到广东打工,刚好认识与她一起打工的贵州松桃籍小伙敖复伟,很快两人建立起恋爱关系。2011年,俩人走进婚姻殿堂。如今,家里共6口人,公婆都年过六旬,两个孩子,大的儿子7岁,小的女儿3岁,丈夫敖复伟常年在外务工,一家6口人挤在不足100平方米的木房里。
“杨姐,你家人多,房子陈旧,现在国家政策好,你可以报名搬迁了。”见杨庆华家里条件恶劣,民生监督组的同志打开了话匣子。
“同志,就是我家人口多,怕搬进城,生活更老火,还是不搬去了。”杨庆华回答。
“你还是考虑一下,我们过几天再来。”
……
“杨姐,报名要结束了,你还是搬了好啊!”第三天,眼看易地扶贫搬迁报名就要结束了,民生监督组与帮扶干部一道,心急如焚地跑来杨庆华家里。
“你们不用来了,到城里去吃什么?喝什么?我已经想好,不搬了,你们都不要再劝我!”杨庆华用毫不客气的语气表明了态度。
无论民生监督组与帮扶干部怎么动员,杨庆华都不愿意搬。民生监督组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连续三天的劝说,民生监督组与帮扶干部反复讲政策、拉家常、话发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多次磨嘴皮子,终于,杨庆华想开了,同意了搬迁。
“搬进城后,你有什么困难打我们电话,我们会尽力帮你解决。”民生监督组叮嘱道。
随后,杨庆华来到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报了名,并来到松桃团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房。了解到安置点离城里很近,交通方便,安置点附近有幼儿园、超市等,人居环境很好,孩子读书也方便,杨庆华十分满意。
没多久,杨庆华搬了新家。
“才去读书没几天,儿子放学回来就拉着我,说老师讲课讲得好,下课了还可以做游戏,他很喜欢……”儿女的读书问题解决了,杨庆华悬着的心也落了下了下来。
后来,县民生监督组又与安置点有关负责人沟通协调,帮助杨庆华的丈夫敖复伟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帮助杨庆华联系好政府免租金的小区门面,开起了奶茶店。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到两三千多元的收入。”说起现在的收入,杨庆华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她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点的致富“带头人”,一家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