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立足实际、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擦亮监督“探头”,充分发挥派驻机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扎实当好监督的“前哨”。
摸清家底强方向,精准发力
“你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建议加强对相关人员财务知识的培训、指导并督促其严格遵守财务制度......”。这是今年该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向驻在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提出的整改建议。
“摸清家底”是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实现“贴身监督”的必要条件。积极主动对接被监督单位,详细了解单位的组织架构、工作职责、领导班子分工情况、“三重一大”事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等工作情况,针对问题和不足,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与“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一对一谈话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被监督单位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深入探析和指导,使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监督执纪工作走向深入。目前,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发出监察建议书4份。
扬清提醒强振慑,彰显威力
“这个处分宣布会很有威慑力,以前只是在网上看到一些案例通报,看了没有太多的印象,觉得离自己太远了,今天现场参与警示教育让我认识到只有学好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遵纪守法,避免犯类似的错误。”今年7月30日,该县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档案馆,向干部们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一名参加警示教育大会的干部感触很深。
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坚持抓早抓小,督促归口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注重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做到“警示”“学习”两手抓。同时,常态化开展节前廉政约谈、节假日期间正风肃纪监督检查等,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对不收手不收敛、顶风违纪的一律严查重处。
厘清整改强跟踪,传导压力
“同志,真心地感谢你们,我家用水已恢复正常!自来水就从青山冲水库附近的一户人家接过来的,现在这水质好、水量又大,而且不用我操心、不花一分钱就解决了!”今年8月,该县平溪街道红花村郑家庄村民组村民姚大爷见到前来开展“回头看”的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同志热情地介绍起自家的情况。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严”的主基调,以“一抓到底”的决心,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省市县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将“‘杨荣式’好干部深入大走访”专项行动与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监督检查相结合,常态化、不间断开展脱贫攻坚明察暗访,持续严肃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解决民生热点、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共发现扶贫民生领域问题45个,党纪政纪(务)处分13人。(玉屏县纪委监委 蒋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