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单位的部分分级约谈表,连被约谈人的签字都没有,是谈了?还是没有谈?请你如实讲……”近日,铜仁市德江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在某单位开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专项检查时,发现该单位“两个责任”分级约谈搞变通、走形式。随后,对该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向其发送《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提醒函》。
“分级约谈工作,确实做得不够扎实,我们立即整改,做到真谈真问真答,整改情况也请你们监督。”该部门的党委书记收到提醒函后表示。
这是该县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创新监督方式,纵深推动派驻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建立双向考评机制、“三责协同”机制,推行“四个监督”模式,擦亮派驻监督“探照灯”,督促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当好驻在部门“护林员”,护好监督单位这片“常青林”。
目前,共开展各类监督检查97场次,受理信访件134件,办结79件;立案23件,党纪政务处分13人,谈话提醒9人,诫勉谈话12人,批评教育4人。
双向考评,让责任在一线压实
“参加部分单位‘三重一大’会议5次,督促所联系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约谈3次,暗访联系单位纪律作风5次·····”在德江县纪委县监委召开的派驻(出)机构工作座谈会上,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组长郑洲同志亮出了监督“成绩单”。
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职如何?有哪些工作举措?该县纪委监委建立派驻监督工作双向考评机制,定期“晾晒”成绩单,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纪委领导班子听取派驻纪检监察组和县直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工作情况汇报,并现场进行评议。同时组建考评组,深入各派驻纪检监察组所联系的单位,听取被监督单位对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职情况的意见和评价。
季度工作报告紧紧围绕近期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哪些问题、下步解决对策。重点报告所联系部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同一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情况,班子成员思想、工作、生活上的重大事项及“三重一大”贯彻执行情况。
“建立工作台账,对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工作进展、思路举措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专题简报,呈报给班子成员阅知,让各分管联系领导心中数。”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如何科学精准的对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履职情况进行考评,该县建立调研式考评机制,对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职情况实行静态和动态的考核评价,看看说的和做的是否是一样,做了的和做成的是否一个样。
静态式考评主要包括派驻监督职责履行、信访目标管理、线索处置、案件查办、自身建设等方面内容。
“为确保‘画像’精准,评价科学,还结合工作实际设计考评指标,还进行动态式考评。”同时,组建考评组,不定期深入各单位开展调研式考评和监督检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取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各派驻组的履职情况,实行双向监督,既压紧压实派驻监督责任,也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
将考评结果纳入台账管理,实行季度通报,作为该派驻纪检监察组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对工作措施不实、工作成效不明显、考评成绩靠后的派驻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
“三责协同”,让监督在一线发力
“针对前期通报的你单位存在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你认为在履行主体责任、主动接受监督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整改?”这是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对某局局长进行约谈时的场景。
不断强化派驻机构建设,以集中约谈明责、生态研判检责、开列清单督责,擦亮监督“探头”,站好纪律“前哨”,充分激发派驻机构履职动力和活力。
集中约谈明责,分片分组召开派驻纪检监察组驻在部门接受监督约谈会,由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派驻组组长组成约谈组分批次对驻在部门主要负责人接受派驻监督情况开展集中约谈,被约谈人围绕约谈内容作表态发言,倒逼部门主动查找问题、主动履行“一岗双责”、主动接受监督。
“您单位召开‘三重一大’会议12次,是否通知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同志参加?”“通知了,每次都是提前一天半邀请派驻纪检组的同志列席会议。”同样受到约谈的某单位负责同志坦诚。“每个问题都直击痛点,谈完后手心冒汗、后背发凉。”目前,已开展派驻约谈4场,涉及2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
生态研判检责,以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为抓手,派驻纪检监察组结合日常监督、专项检查等,与“关键少数”、干部职工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准确把握所派驻单位的政治生态基本面貌和个性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对派驻单位政治生态进行全面体检,并围绕“树木”和“森林”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开出药方。
“已对所派驻的28个单位的政治生态进行‘体检’,并将‘体检’结果作为压实责任、整改问题、部署工作、健全制度的依据。”派驻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说道。
开列清单督责,围绕“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通过查阅会议记录、党风廉政纪实手册、财务报销凭证等资料,及时掌握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采取“听、询、查”的形式,对巡察整改事项、重要文件精神学习、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开展常态化督查。
“四个模式”,让成效在一线检验
“最近我计划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子,请问需要哪些手续?”“办理提取手续请看指南,我逐一给您解释。”该县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党风政风监督室组成暗访组,不定期到政务服务中心公积金办理服务窗口开展“体验式”监督,体验了解窗口服务部门工作作风。
积极探索驻点式监督、体验式监督、点穴式监督、剖析式监督四个派驻监督模式,让派驻监督“长牙”“带电”。
探索“驻点式监督”模式,采取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员的驻点“贴身”监督方式,改变仅在办公室“坐等式”监督模式,实行驻点办公工作制度,变“被动等”为“主动巡”,定期到综合监督部门进行驻点办公,派驻机构干部轮流在被监督单位每月蹲点办公3至5天,形成驻点监督提醒清单,对系统性、普遍性、风险性问题,进行综合研判,提出具体处置建议,依规依纪依法处理,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该县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所联系的窗口服务部门,以体验式办事、体验式暗访、体验式观察等方式,近距离切身感受和发现部门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环节、问题易发风险点以及问题的症结。对在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研判,形成“体验式”监督报告,按照监督体验发现的问题类别,进行研判,提出处理意见。
面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这些部门和行业,坚持问题导向,探索“点穴式监督”模式,围绕城市建设、行政执法、审批监管、民生资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的监督,针对可能发生履职和廉政的风险,梳理工作流程、列出风险清单、提出防控措施、确保监督单位权力规范运行。
针对所联系单位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利用“一案一整改”的形式开展“剖析式监督”,解剖麻雀,见人见事见细节,直戳痛点,深挖本单位在思想教育、责任落实、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短板和漏洞,有针对性制定了整改措施。同时健全防控机制,紧盯本单位的重点岗位、关键环节,举一反三,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确保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切实达到查办一个案件、整改一类问题、规范一批行为、警醒一片干部、建好一套制度的效果。
“把思路理出来、把成绩‘晒出来’、把责任压下去,不断擦亮派驻监督‘探头’,推动促进各派驻纪检监察组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德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