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益正在帮群众干活
“小杨是个好干部、实在人,天冷了,担心我们两个老人受冻,给我家送来了御寒的物资,帮我们检查电路,对我们实在是没有话说。”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朗溪镇打铁坳村塘家山组贫困户代翠花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代翠花口中的小杨就是朗溪镇纪委专职副书记杨益。由于他说话和气,办事实在、为人朴实热情,塘家山组的村民都习惯性地称他为“小杨书记”。
2018年1月,根据组织安排,杨益承担着该组5户结对帮扶任务,并主动加入打铁坳村塘家山组尖刀班,成为了决战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
塘家山组共17户68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有5户22人,由于地势高等自然原因,脱贫任务在全村属非常艰巨的一个小组。
杨益深知驻村就要深入群众,了解村情民意,理清帮扶思路。在农户家踏实住下来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到村委会办公室查阅资料、与村“两委”干部座谈交流、实地走村入户,快速地熟悉掌握组情民情。
“人居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单一……”他的工作日记里记录着塘家山组脱贫路上需要攻克的一座座“大山”。
同时,他也用红笔记录下了“塘家山民风淳朴,勤劳善良,爱惜土地……”等内容。
困难面前,他决定先从小事做起,在随后挨家挨户的走访中,他时刻都在用心关注群众的生活琐事,从衣食住行、健康上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
当得知村民代翠花家的木房后墙有风险、存在安全隐患时,杨益便争取资金21000元,上门动员代翠花实施危房和人居环境改造。
“我们年纪大了,国家的政策我们也不要,房子我们也不改。”谁知第一次上门就被拒绝了,68岁的代翠花撂下这句话,既不肯自己改造,也不让村里组织的施工队维修,态度十分坚决。
碰壁后,杨益没有放弃,而是经常上门做工作。代翠花生病住院,杨益在医院跑上跑下帮忙照顾老人。
杨益的付出,代翠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才终于答应改造,房屋得以如期动工,改造后的房子宽敞明亮,居住环境明显得到了改善。
“原来住的房子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真没想到房子改造后变化这么大,这么好,真是特别感谢你,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啊!”房屋修缮竣工后,杨益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帮助群众带货卖手工苕粉、帮助田景堂争取低保政策、关心独居老人任廷英的生活起居、到田应龙家调解矛盾纠纷、帮田勇办理健康证明让他安心出门务工……
“尖刀班,就是帮助群众办实事,就是要敢于冲锋陷阵!”杨益笑着说道。
“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在搞好群众关系的同时,杨益清楚地知道,脱贫攻坚中除了关注贫困户的生活外,还需要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才能让贫困户走上致富的道路。
为此,杨益联系相关部门,多次组织群众参加村里举办的贫困户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贫困户外出务工增加收入,而对因病、残疾、或家中有病人不能外出务工的,则鼓励群众发展短平快产业,推荐进入村公益性岗位从事保洁等工作。
“我们这个寨子由于地势高,土地少。所以都特别珍惜自己的土地,白天来塘家山基本看不见人。他们都在自家的地里忙活着勒。”代翠花说。
近年来,杨益带动塘家山实施危房改造、旧房整治、四改一化、易地搬迁、发展短平快产业等等,无不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塘家山旧貌换新颜。
如今,塘家山基础设施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及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脱贫攻坚工作还在继续,杨益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同时也是作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战士,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用心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用实干苦干践行自己的使命。(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 姚强波 杜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