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扶贫故事∣“老李”脱贫记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2-19 09:44:13 点击:

  图为郑崇举到群众家中走访了解情况

“老李,最近天气冷了,你们一家人要注意身体,家里有啥困难及时和我联系。”近日,铜仁市石阡县国荣乡纪委副书记郑崇举像往常一样给自己的帮扶对象拨了一通电话,他口中的“老李”,便是自己的帮扶对象李立清。

2017年6月,根据组织安排,郑崇举到铜仁市石阡县国荣乡新阳村开展帮扶工作。

新阳村隶属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国荣乡,这里人多地少、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各种问题长期制约着当地的发展。

摸清贫困户家庭基本状况是开展帮扶工作的前提。

初到新阳村,郑崇举便向村干部认真了解自己所帮扶的贫困户家庭结构、收入来源等基本情况,然后又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详细记录每户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困难等,并为他们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开展帮扶工作。

在随后的工作中,“李立清”这个名字逐渐进入郑崇举的视线,并成为了他一直的牵挂。

户主患内风湿性关节炎不能负重、妻子离家出走多年未归、破旧的打米机是家中最值钱的物件,一家人的收入来源仅靠儿子打零工维持……郑崇举第一次到李立清家中走访时,眼前的状况让他久久无法忘怀。

“因为家庭条件差、对政策不理解,李立清家的工作一直不好做,他总认为政府的关心、关怀不够,还说我们是变着‘戏法’为难他。”郑崇举向村里面了解情况时,村干部们也向他大吐“苦水”。

一定要打开他的“心结”。走访结束后,郑崇举对李立清家近年来享受过的惠民政策进行了一次“大起底”并列出帮扶“清单”,每次到李立清家中走访时,郑崇举都会拿出“清单”耐心地给他讲政策、做思想工作。

渐渐地,李立清对村干部的态度开始转变,与左邻右舍的关系也慢慢缓和。

2018年5月,国荣乡开始集中实施人居环境改造项目,谁知李立清非但拒绝工程队进场施工,自己还不购买建材进行自建。

得知这一消息后,郑崇举立即赶到李立清家中了解情况。还没等他开口,李立清便说:“我一个人在家,既没有能力自建,又没有钱补给工程队,万一工程量超出政府补助范围更不晓得怎么办,到时候大家都为难。”

弄清楚原因后,郑崇举一边向新阳村攻坚队汇报情况,一边找施工方对李立清户人居环境改造项目进行成本预算。

经过村攻坚队集体讨论,决定采取“补短板”的方式,整合人居环境改造补助资金为其实施改造。

但是因错过集中改造期,施工方不愿单独为李立清户采购材料。为此,郑崇举自掏腰包主动为其联系购买了板材、砂石和水泥等材料,确保该户顺利完成了人居环境改造项目。

同时,为引导李立清户持续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郑崇举又为该户购买了衣柜、衣架和窗帘等生活物品。

郑崇举的真情帮扶,终于打动了李立清,也坚定了他脱贫致富的决心。

看着自己家一天天变好,李立清决定把在外打零工的儿子叫回家,并在郑崇举的推荐找到稳定的工作,一家人的收入来源有了保障。

在郑崇举的帮扶下,李立清家通过政策帮扶和自身的努力达到了脱贫标准,顺利脱贫出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年多的结对帮扶,让郑崇举与李立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段难忘的工作经历,也将激励郑崇举继续用心工作、用情服务,不断彰显纪检监察干部的浓厚为民情怀。(石阡县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