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巩固脱贫成效丨竹笋加工开启致富路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4-02 11:49:24 点击:

  图为加工厂工人正在进行竹笋加工

“企业入驻我们村以后,山上的竹笋采回来就可以直接卖给企业,方便多了!”日前,谈起村里的产业门路,铜仁市碧江区六龙山乡六龙山村毛扣组的脱贫户李德木喜滋滋地说。

六龙山乡生态环境优良,风光秀丽,山中淡竹生长量有13万亩之多。六龙山村位于该乡东北部,共8个村民组349户1082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78人,属于省级一类贫困村。

2017年,碧江区脱贫攻坚战正酣,同年9月,区纪委干部杨鹏主动请缨,来到六龙山乡六龙山村当起了第一书记。

到村的当天,杨鹏就开始入户了解情况。走访过程中,六龙山村甘溪坪组杨秀发对杨鹏说:“竹子和笋子很多,可是周边村寨都在做,弄多了卖不出去,所以只能随便做做,换点油盐钱。”

“为什么乡亲们睡在竹海里,却不能靠竹子富起来?”这个问题引起了杨鹏和全体驻村工作队员的深思。

2017年10月,杨鹏与驻村工作队决定问计于民,再次入户摸底,深入了解村民对竹子和竹笋的自产自销情况,和群众一起算了一笔又一笔的经济账。

大家不谋而合地产生了引进企业的想法,希望建立竹笋加工厂,将竹笋变成产业。随后,驻村工作队将发展想法与规划向六龙山乡党委进行了汇报。

寻商家、找厂房、搞市场调研……六龙山乡党委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到群众中去收集意见,到市场上去调研价格,到相关厂家去了解情况。很快,建立竹笋加工厂的事情就有了眉目。

杨鹏与驻村工作队则暗自使劲,及时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缺水,他们就积极协调水务部门,装埋水管1.5万余米,彻底解决了用水难题。交通不便,他们便做实“组组通”项目,修建了5条19.5公里的道路,完成了5个组连户路硬化。同时,还到相关单位争取30余万元帮扶资金,修建村卫生室和村民组宣传墙。

2019年5月初,投资170万元,建有3条加工生产线的六龙生态竹笋加工厂在六龙山村正式建成并投产。这天,很多村民上午采摘的竹笋,下午就拿到了现金。

据竹笋加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厂带动了六龙山乡两个村301户建档立卡户和1031户群众增收。2020年,加工厂带动该村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除了六龙山村的竹笋加工厂,六龙山乡还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如今该乡已成为避暑纳凉、徒步探险、摄影观景、拔笋体验的好去处,13万亩竹海真正成了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下步,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监督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碧江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碧江区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