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新滩事件旧址
回顾百年建党史,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一次次挫折中奋起,在一次次磨难中重生,披荆斩棘、坚韧不拔,其中举世公认的一条,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艰苦奋斗精神,始终坚守艰苦奋斗作风。
在西部革命老区德江就有我们党曾经艰苦奋斗过的足迹。1934年8月下旬,为贯彻苏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关于扩充红军决议精神,经军部批准,黔东纵队副司令张金殿、政治委员徐承鹏(原红三军供给部经理处书记官)率副官张金才、张金和及张羽进、张羽让等10余人,以司令部名义到稳坪一带扩充红军,以补充黔东纵队兵员之不足。
扩红部队从印江县的斗猫角出发,途经沿河的谯家铺等地向德江的新滩进发。8月25日抵达乌江之滨的新滩集镇,扩红部队司令部驻河西石院坝。扩军以“神兵”为主要对象,司令部向各地神坛发出文告,动员神兵参加红军,广大青壮年踊跃报名。扩红工作进展顺利,短短数天就吸收新战士300余人,编成两个临时支队。
由于时间关系,扩红部队对投奔红军的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政治审查,致使新兵队伍成份不纯;也没有来得及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加上武器缺乏,战斗力很低。
扩红部队边扩军边打给养,先后到七里溪等地打给养,还收缴了当地土豪富户藏于乌江边狐獭洞中的财物。通过打给养,既保证了部队生活之需,又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
扩红部队事后才知道狐獭洞内的财物大多数是土豪富户的,也有少量是穷人的。司令部收到反映后,第二天即派张金才张金和前去调查,将穷人的财物一一作了登记造册,决定退还。然而土豪们却借此机会大做文章,诬蔑红军是“匪”,煽动群众反对红军。8月29日、30日围攻红军的人中,毛岭、木朗一带的群众占多数,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红三军来到黔东,德江县国民政府和地方势力极为不安,县长钱文蔚十分恐慌,急急忙忙在乌江沿岸组织“江防队”,企图阻止革命势力向西发展,在新滩等渡口更是作“精心策划”。当扩红部队来到新滩时,“江防队”自知公开抵抗犹如以卵击石。于是隐蔽起来,分散活动,甚至混进了红军队伍,新兵第二临时支队的支队长安明焕就是“江防队”成员。
8月28日,安明焕原形毕露,公开叛变。他除了暗中将扩红部队的军事情报告诉了板桶水、七里溪的土豪外,还纠集百余暴徒于乌江村后山的灵关道,然后到司令部谎报军情,说县里调部队来了。司令部立即派部队随安明焕出击灵关道。上山后才知道是安明焕设的阴谋诡计,企图把红军哄骗上山,突然袭击消灭之。众暴徒慑于红军的威力,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遭到安明焕一顿臭骂。双方相持了一阵子后,红军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主动撤回。安明焕从此离开了红军队伍。根据形势,司令部随即将驻地从河西迁到河东,并派人前往水井湾找秦贞全团求援。不料,秦部已转战他乡,因通讯关系,无法联系上,求援未果,扩红部队只好孤军作战。
敌人一计不成,又生二计。距驻地20余里地木朗溪的土豪捎信给司令部,佯称那里筹集了一批粮食和猪肉,要红军派人去挑运。司令部在未经核实信息真伪的情况下,匆忙派副官张金才、张金和、张伯成、田贵等率28名战士前往挑运。不料,运粮队伍刚走到木朗的谭家屋基便遭到埋伏于此地的数百名暴徒的夹击。部队退到马鬃岭和王井垭一带与暴徒展开了血战。恶战中,田贵等8人壮烈牺牲,张金和等8人被俘。木朗失利,使扩红部队失去了主要战斗力。张伯成因路线熟悉,急速赶回了司令部。张金才深夜才跑回新滩,然而,乌江渡口早被暴徒封锁,无法渡江归营,只好藏在亲戚家,才躲过了敌人的屠刀。
当晚,毛岭土豪杨承禹胁迫毛岭、木朗等地数千名不明真相的群众直逼新滩,包围了司令部。
此前,张金殿从妹夫杨秀碧(毛岭人)那里得知,杨承禹在“齐团”(组织民团),要攻打红军。张金殿凭借红军的声威和认为自己是本乡本土人,又与杨姓有亲戚关系,对如此严重的情势估计不足,还说:“怕什么,我打一个喷嚏,当落三天毛毛雨,量他杨承禹不敢把我怎么样。”存在着严重的麻痹轻敌思想。
张伯成汇报了木朗遇敌失利情况后,张金殿等仍未引起高度重视,没有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一场可怕的悲剧发生了。
30日凌晨,司令部失守,驻营官兵突围失败,全部被俘,新兵被打散。
当日众暴徒在杨承禹等的指挥下,于新滩乌江边的沙滩上进行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徐承鹏被吊在一棵麻柳树上,用火活活折磨致死,时年约40岁;张金殿被暴徒用火枪打死,在其舅父的说情下,才免于割头,时年37岁;张羽让被暴徒杀害于江中并割下首级;杜显贡跳入江中,在暴徒的乱枪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战士张金才(与副官张金才同名)被迫投江自尽;张伯成被暴徒用石块活活砸死;号兵张羽亮在暴徒的乱棒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烈士们的鲜血浸红了沙滩,染红了江水。
杨承禹等杀害红军后于当日下午,将徐承鹏、张羽让两烈士的头颅挑到县政府邀功请赏,县长钱文蔚以旗子、肥猪、烧酒等物“奖励”之。
红三军军部获悉扩红部队遇险,随即派出部队前去援救,救援部队来到沿河白石溪时,得知扩红部队已全部遇难,只好挥泪撤回。
这就是德江现代史上的“新滩事件”,亦称“新滩惨案”。
德江是西部革命老区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创造了许多不朽的文化遗产,形成了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信念,树立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德江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