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怒溪镇骆象村茶农正在采茶
“我们村现在是全县最大的茶叶基地,每年可生产350吨茶叶,创造税收120万元,带动全村8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日前,谈起村里的产业发展,铜仁市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第一书记舒刚喜滋滋地说道。
骆象村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PH值呈酸性,非常适宜种植茶叶,2014年4月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015年,该村有1123户479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71户983人。
2016年初,江口县发起脱贫攻坚决战,县纪委对口帮扶该村,先后选派50多名干部开展帮扶工作,其中舒刚任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开展帮扶。
舒刚一到村里,就向村干部了解该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实地查看产业发展情况。他看到大家都忙于脱贫攻坚,有的修路,有的修房……但茶园却一片荒芜。
“我们既要搞好基础设施,实现‘三保障’,但也要实现‘一达标、两不愁’,首先得想方设法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呀!必须把茶园搞好,发展集体产业,建立长效利益机制,才能让群众真正脱贫致富,稳步发展。”舒刚及时组织驻村干部开会,向大家表达了他的意见。
随后,舒刚与驻村工作队找到“村支”两委、茶叶合作社、相关企业等,深入了解茶园发展存在的问题。经过了解,得知主要是由于公司前期投入资金较多,缺乏后续资金,收益不好,再加上销路没有保障,大家都丧失了发展信心。
当时,舒刚正好从县政府了解到一条重要信息:贵茶集团即将投入10亿元在江口县城建全球最大的抹茶加工厂,打造中国“抹茶之都”。他将这一喜讯告诉了大家,大家顿时信心倍增,决定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但后续资金从哪里来?这成为摆在大家面前最大的难题。舒刚与驻村工作队及时向镇党委、县扶贫办等单位汇报,请求解决资金难题。并组织“村支”两委、合作社、企业、群众等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发展产业。经过讨论,大家决定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筹措资金,同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享发展红利。
近几年,骆象村采用企业支撑和龙头牵引的方式,大力发展茶产业,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已将茶产业打造成为该村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全村有规模以上茶园15处,茶园总面积已达1.5万亩,可采茶园面积0.75万亩。茶产业合作社26家,茶叶加工厂4家,生产流水线9条,设备216台。年产值约2600万元,为全村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步,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村监会的作用,监督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江口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铜仁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