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多措并举保障村务监督出实效

来源:铜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3-22 11:54:57 点击:

“淇滩镇黄土村村主任陈某某侵吞贫困户危房改造资金,经镇纪委调查核实后,某某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违纪资金7万元被收缴。”这是沿河自治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职责,向镇级纪委提供问题线索的具体事例。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致力于民生监督村务监督示范创建工作,制定并印发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生监督村务监督三年示范创建实施方案》,推动村务监督工作落地、落实、见效。

具体工作中,通过运行实践、学习借鉴和积极探索,在建章立制、规范化建设上狠下功夫,制定出台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组织管理办法》,对村监委的组织设置、任职条件、任期和选举、工作职责和权限、工作程序等作出了详细界定。村监委在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纪委(纪工委)和村(居)党组织的领导下,独立行使监督权,代表村(居)民对本村(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受其所在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的管理和指导,努力实现民生监督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运行。

为拓宽载体、创新机制,沿河县将民生监督村务监督三年示范创建工作与村务监督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以“12345”工作法推进村监委履职尽责。即“1”个方案形成创建统领、“2”种方式强化创建督导、“3”个阶段明确创建步骤、“4”种意识夯实创建基础、“5”项建设明确创建内容,不断提升民生监督、村务监督精细化规范化工作管理水平。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村(居)监督委员会管理体制,明确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由乡镇(街道)民生监督组领导和管理,主动向民生监督组请示报告工作,构建了“县纪委+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民生监督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覆盖县、乡、村三级“四位一体”民生监督网络,发挥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探头”和“前哨”作用,切实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持续为净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作出应有贡献。

此外,沿河县纪委县监委以“五小机制”为载体,充分发挥村务监督“神经末梢”作用,实现了对村级“微权力”的监督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创建村监委示范村240个,开展“小监督”3562次,发现“小苗头”651个,提出“小建议”1265条,督改“小问题”2654个,回应“小诉求”1098个。通过村监委开展监督,共提供各类问题线索349条,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核查349条,其中立案51件、党纪政务处分51人。

“下一步工作中,将采取会议宣、载体宣、案例宣、活动宣等形式,多渠道加强民生监督工作的宣传报道,展示好监督成果,增加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真正让民生监督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打响民生监督品牌。”铜仁市沿河自治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沿河自治县纪委监委 黄双龙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