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前段时间我爱人工作调动了,是不是需要填一下廉政档案有关事项变化情况报告单……”近日,铜仁市石阡县某科级干部主动到县纪委县监委报告个人事项,咨询干部廉政档案更新事宜,这也是该县纪委监委不断完善廉政档案,为全县干部精准“画像”的一个缩影。
2020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干部监督新路子新方法,不断健全完善机制,按照《石阡县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县管干部廉政档案建设工作方案》,坚持“对标对表、突出重点、按人归档、动态更新、方便实用、安全保密”的二十四字要求,从干部基本情况、组织处理及党纪政务处分情况、家庭主要成员及投资理财、出国(境)情况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为干部精准“画像”,做到“见档如见人”。截止目前,已规范建立和使用1048名县管干部个人廉政档案。
廉政档案按照“一人一档”,实行专人专管、专档专卷、专柜专存,采用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的管理形式,对建档对象的廉政情况书面立卷,并同步建立廉政电子档案,立体化展现干部的“廉情”底数。采取“个人+组织”的方式定期更新变动信息,防止出现“空档”“断档”“弃档”,并由干部所在单位对其填写内容和上报资料进行“信用背书”,确保廉情信息准确。
与此同时,该县利用采集的信息数据做支撑,会同县委组织部定期召开分析研讨交流会,精准研判政治生态和干部勤廉状态。积极发挥廉政档案的“关口”作用,涉及干部选拔任用、年终考核和党风廉政审查时,做到“用人提干先看档案”,使廉政档案成为干部的政治“体检表”。强化预警监测,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廉政风险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重心前移“治未病”,拧紧廉政“安全阀”,切实把好干部的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
“通过建立廉政档案,将领导干部的廉政轨迹悉数记录在册,既为我们准确掌握干部从政经历,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提供了一座储存丰富的‘线索库’,又为领导干部树立了一面修身克己的“正衣镜”,时刻提醒自己廉洁自律、廉洁从政。”该县纪委县监委负责人表示。(石阡县纪委县监委 杜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