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李东韩到杨通贵家中走访
“杨冬星小小年纪就没有了妈妈,又不会说话,生活不能自理,请你们平时多费心关照下。”近日,江口县纪委监委干部室主任李东韩来到怒溪镇骆象村小学,恳求给予杨冬星同学“特殊关照”。
“请放心,我们会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她。”学校负责人斩钉截铁地说道。
杨冬星是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贫困户杨通贵的独生女。2016年12月,根据组织安排,李东韩接过结对帮扶“接力棒”,从此扛起了杨通贵户帮扶责任。
说起杨通贵,骆象村村干部纷纷摇头,直言该户是贫困户中的贫困户,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让李东韩做好心理准备。
尽管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第一次去杨通贵家走访,仍然让李东韩大吃一惊。只见杨通贵一家三口挤在一间阴暗潮湿的木房子里,屋顶还在漏雨,家里连门、窗和电灯都没有。杨通贵五十多岁,体弱多病,容貌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得多,妻子是聋哑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女儿智力异常,不会说话,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七岁了还没上学。
“我也想给妻子女儿好的生活条件,但是她们母女24小时都离不开人,我又年老多病,干不了重体力活,不能出远门打工挣钱,只能靠上山采茶和打临时工维持生活。”说起自己贫穷的根源,杨通贵一脸无奈。
走出杨通贵家门,李东韩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早已汹涌澎湃,脑海中开始不停思索,该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从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入手,一件一件地解决。”厘清思路后,李东韩找到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汇报杨通贵户家庭情况,经集体研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帮扶计划。
随后,按程序将杨通贵户纳入低保,安排公益性岗位,每月收入合计约2000元。并将该户纳入易地移民搬迁,举家搬迁至骆象村茶兴小区,住进了干净明亮的房子。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和学校,将杨冬星送进骆象村小学接受教育。
眼看生活蒸蒸日上,杨通贵夫妇喜笑颜开,脸上的阴霾逐渐消散。李东韩每次来访,杨通贵的妻子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以此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同所有母亲一样,她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总会把女儿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让女儿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去上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20年初,李东韩接到杨通贵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告诉她,妻子在遵义市余庆县医院治疗期间,病情恶化,想见女儿最后一面,但自己拿不出车费。李东韩立即联系车辆把杨通贵的妻子接回了家,见了女儿最后一面。李东韩强忍内心的悲痛,向县民政局、怒溪镇政府申请了7000元救助金,协助处理好后事。
妻子的逝世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失去母亲的杨冬星变得更加封闭了,被同学欺负也不敢告诉老师,只会默默啜泣。李东韩对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番思索后,李东韩发动自己的“朋友圈”,为杨通贵父女募集衣物和生活用品。每次去走访,都会带上杨冬星喜欢吃的零食、水果,不断“拉关系”“套近乎”,竭尽全力为杨冬星尘封的心灵“打开一扇窗”。
“杨冬星,阿姨给你买了件漂亮的新衣服,快来试试合不合身。”
“这两双新鞋是朋友托阿姨带来的,你和爸爸一人一双。”
此外,李东韩经常利用走访的机会为杨冬星剪头发、洗澡,从头到脚打扮得焕然一新。李东韩的爱心引得同事和村民赞扬不已。每当有人谈起她的善举,李东韩总是微笑着说,“我也是初为人母,见不得这么可怜的孩子,能帮一把是一把。”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渐渐地,杨冬星的“心扉”被打开了,每次见到李东韩,她的眼睛里都会浮现出一抹欣喜的亮光,每当李东韩离去,她都会微笑地说“拜拜”,性格渐渐变得开朗,开始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考虑杨冬星的未来,李东韩正协调福利院和特殊学校,希望把她送到条件更好的环境中去接收教育。
“像杨冬星这样可怜的孩子,非常需要社会的关爱,我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当社会各界的力量都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够托举起我们的‘明日之星’。”李东韩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履行帮扶职责,关心关爱杨冬星,为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保驾护航。(江口县纪委监委 廖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