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故事┃稻米飘香产销忙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11-23 09:42:30 点击:

图为稻米加工厂生产车间

眼下,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洋溪镇双龙村的稻谷收割已进入尾声,新大米已经陆续上市。在铜仁梵禾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加工厂生产车间里,一条现代化的稻米生产线上,一粒粒颗粒饱满、色泽晶莹的稻谷正被加工成大米,工厂内一片繁忙的景象。

据铜仁梵禾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加工厂负责人杨浩介绍:“洋溪贡米是2020年从政府招商引资过来的,今年已经收了粮食10多万斤。”

此前,印江自治县委巡察组对洋溪镇进行常规巡察时,接到该镇双龙村不少村民反映:“洋溪镇自古是鱼米之乡,出产的大米曾是皇家贡品,如今村里种植的水稻不成规模、没有品牌,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却没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真是可惜。”

“为何优质贡米没有作为优势产业发展?”巡察组工作人员就此进行了深入了解。

巡察组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双龙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但在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品牌包装上有存在困难,导致“洋溪贡米”品牌效应略有不足。

“有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巡察组工作人员向双龙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江询问。

“没有,单打独斗形成不了规模,效益不明显,眼睁睁看着这么优质的大米不能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心里很不是滋味。”王洪江无可奈何地回答,“巡察组的同志能不能帮大伙想想办法,让昔日贡米重焕生机。”

了解情况后,巡察组决定把该问题纳入立行立改重点事项,将有关情况梳理汇总,并向洋溪镇党委反馈,要求形成整改合力,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收到问题反馈后,洋溪镇党委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集体研究讨论,决定采取“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洋溪贡米”走向市场,成功引进龙头企业开展生产加工经营。同时,积极为企业做好资金筹措、招聘人才等服务,在双龙村打造了160亩高标准优质水稻示范种植基地,并为“洋溪贡米”申请注册了原产地保护和商标。

“经统一收购、精深加工和包装后的大米效益增收很明显,部分村民今年的收入就达四万余元,村民的荷包又鼓起来了。”王洪江自豪地说。

如今“洋溪贡米”的订单已远销深圳、上海等地,改变了传统纯种植水稻亩产不足千元的窘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接下来,公司还将扩大优质水稻种植规模,以点带面,把“洋溪贡米”这一品牌做大做强。

“下一步,我们将把产业发展、惠农政策落实作为巡察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融合,进一步压紧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使巡察成果真正转化成正风肃纪、服务于民的实际成效。”该县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