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当代贵州》43期第64-65页
筑牢思想防线见行见效
——铜仁市推动廉政教育走深走实
安正所
在教育引领和政策感召下,2018年以来,19名干部主动投案,706名干部主动交代问题。
2020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抽样调查综合分值达到93.61分,排名全省第一。
……
8月30日至31日,铜仁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监察委员会关于开展廉政教育专项工作情况报告。亮点纷呈,反响良好。
近年来,铜仁市监委认真履行宪法和监察法赋予的职责,把廉政教育贯穿于监督调查处置的全过程,一以贯之教育引导广大公职人员将廉洁从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全力构建铜仁风清气正净地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抓方法,构好廉政教育工作“大格局”
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担负起廉政教育重大政治责任,在学思践悟中坚定教育方向、在示范引领中推动教育开展、在监督检查中推动责任落实。把廉政教育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来抓,以“铜仁市建好‘五个涵养地’构建风清气正净地”为主题,将普法教育与普纪教育有机结合,出台铜仁市干部廉政教育工作规划(2018-2021),从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教育对象、主要任务、工作措施六个方面进行明确,对全市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并指导各区县有力有效创新开展廉政教育工作。德江县在全县国家公职人员中推行廉政勤政提问谈话工作机制,将监督关口前移,抓早抓小,从干部的思想根源入手,实行“清单式”提问谈话,指出问题、实施教育、作出警勉,从而有效教育监督干部提高廉政意识和规范权力运行。
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目的,充分发挥教育治本功能,积极推行“一案一整改”经验做法,通过支部会宣布处分决定同步警示教育,召开民主生活会对照剖析,针对问题督促抓整改,探索建立专题剖析机制、责任分层机制、集中警示机制、回访问效机制,认真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以查促教、以查促建、以查促管,全流程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力求做到查处一案、教育一批、警示一片。其经验做法《构筑惩防腐败“系统闭环”》被《人民日报》深度报道。市监委同时指导县级监委同步探索推行导向明、可操作、见实效的廉政教育模式。沿河县积极探索“回头思错、回访促教、回炉锻造、回归搭桥”的“四回帮教”模式,建立受处分干部教育管理台账,实现惩戒与教育相结合、“重敲打”和“扶一把”相结合,帮助受处分干部消除思想顾虑、重塑工作信心、丢下包袱“再出发”,确保受处分干部教育管理出成效。
注重方式方法,力求入脑入心。将廉政教育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通过创特色、培亮点,实现点上突破、面上拓展、线上延伸,增强廉政教育工作的教育性、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公职人员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针对腐败低龄化现象,着力构建遏制腐败低龄化体系,前移“监督、制度、教育”三道关口,有效筑牢预防腐败低龄化“堤坝”。《铜仁市探索“三前移”机制预防腐败低龄化》被《贵州改革情况交流》专题刊发。市纪委监委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将廉政教育工作做在日常,通过到被监督单位开展廉政教育专题辅导报告、召集被监督单位干部职工到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对监督单位提拔正科级干部开展廉政谈话等方式,为干部打好“预防针”、筑牢“防火墙”。
◎抓载体,写好廉政教育工作“大文章”
坚持召开全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新任市管干部廉政教育大会、国有企业单位警示教育大会、腐败低龄化警示教育大会、政法系统廉政教育大会等,分级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常打“预防针”、常念“紧箍咒”,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全面推行宣布处分决定同步开展警示教育,既做好被处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又同步在被处分人员工作单位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做实做细“后半篇”文章,推进处分决定“一张纸”到廉政教育“一堂课”的拓展和深化。坚持组织干部参加职务犯罪旁听庭审活动,根据案情针对性选择相关单位的同志现场旁听庭审,让干部“零距离”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真切感受法律的威严和违法犯罪带来的深刻教训。2018年以来,全市共组织84批次干部职工参加职务犯罪旁听庭审活动,受教育干部达5000余人次,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抓好反面警示教育的同时,注重正面引领教育,大力宣传身边人先进典型事迹,教育引领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勤政廉政。采取“6+N”宣传模式广泛宣传铜仁市江口县纪检监察干部杨荣同志先进事迹,制作专题片《梵净山下铸忠魂》和歌曲《坚守》MV,杨荣同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分类施策、因人施教。坚持在各类警示教育大会上,针对性精选全市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见人见事进行通报,用好“活教材”、筑牢“防火墙”。收集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忏悔视频,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忏悔之音》四部。围绕特殊典型案例,制作《裂变》《贪食“群蝇”终自毁》《放纵私欲终“溺水”》等专题警示教育片。在各种廉政教育活动中组织干部观看,震慑、警醒、教育干部。发放并督促用好党的十九大以来贵州省查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案件警示录、严重违纪违法省管干部忏悔书、县委县政府“一把手”警示录等警示教育读本。在市县两级同步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警示教育展,教育干部知敬畏、筑防线。2018年以来,共开展扶贫领域警示教育活动1230场次,实现乡镇全覆盖,受教育干部达12万余人次。
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廉政教育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医院、进园区“八进”活动,命名挂牌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27个,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25个。同时着力打造了铜仁市委党校、铜仁职院、铜仁幼专3个市级廉政文化实证研究基地。连续两年举办全市廉政小品大赛,自创《榜上留名》《诱惑》《情与法之间》等20多个优秀廉政作品,教育广大干部坚守廉洁“底线”。2019年初在全市“两会”召开期间,精选8个廉政小品节目在花果山人民大会堂演出,向“两会”代表委员送上廉政清风,为推进全市风清气正净地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举办“廉心洁行”廉洁文化展、两省五地侗族廉政文化文艺汇演、“净苑杯”廉政书画摄影作品大赛等,传播廉政思想,弘扬清风正气。依托铜仁本地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整理挖掘本地的优秀家规家训、民风民俗,开展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名人家风故事、红色家书、时代好家风征集活动,以优良的家风家训带动构建良好社风民风。《打造廉政文化精品的铜仁创新实践》在“2020中国廉政文化论坛”上作经验交流。
◎抓阵地,搭好廉政教育工作“大本营”
精心设计建成了铜仁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将感恩教育、警示教育、党性教育融为一体。2020年验收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180多个单位15000多名干部到基地接受教育。铜仁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批复,作为全国第8个、全省唯一廉政理论研究基地。指导各区县相继创立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各有特色的廉政教育基地。碧江区民生监督警示教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收效良好,“贵州省基层扶贫和民生领域腐败问题治理现场培训教学基地” 2019年落户该教育中心。目前,全市共建成廉政教育基地12个。
与铜仁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开设“廉政大家谈”电视栏目,目前已上线280余期,该创新做法入选《中国反腐倡廉蓝皮书》。在多彩贵州网、铜仁日报、铜仁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开设“廉看铜仁”“廉政新观察”“黔东廉声”等栏目,打造立体化廉政宣传平台,多渠道、广角度、大范围宣传铜仁廉政建设。指导各区县开展《百姓问廉》、“家风大家谈”等互动栏目,为提升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满意度,构建风清气正净地发挥重要作用。充分用好手机短信平台,坚持在每周星期五和节假日,充分用好手机短信平台,坚持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和每周星期五,向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经常提醒领导干部提升思想觉悟、增强自律意识。2018年以来,共发送廉政短信210余次,每次发送1300余条,27.3万人次接受提醒教育。将宪法、监察法等法律法规编入《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读本》,发放《公职人员廉政教育工作手册》,供全市广大干部学习。
大力推进法治机关建设,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知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宣传部、司法部 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等,不断提升监察机关依法履职意识。提请市委下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将《监察法》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党校、行政学院、组织人事部门把《监察法》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与市人大机关、市委宣传部、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监察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000多份。在市、县、乡、村四级同步开展《监察法》宣传宣讲活动,共开展宣讲748场次,覆盖3万多人。组织107家市直单位开展学习《监察法》知识竞答赛,举办全市学习贯彻《监察法》征文活动。
“廉政教育是防止公职人员发生腐败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把普法和普纪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和党内法规教育,推动纪法教育入脑入心,更好实现廉政教育政治效果、法治效果、社会效果的融合和最大化。”铜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理主任罗雁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