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出新效力  巡出新气象

——三届铜仁市委第一轮巡察工作干部群众反响强烈

    

来源:铜仁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2-04-24 17:59:20 点击:

近期,三届铜仁市委第一轮巡察工作,采取“市级提级巡、市县联动巡”方式,对全市12个乡(镇、街道)、24个村(社区)开展“政治体检”。这也是在“市级巡察机构在上下联动中更好发挥作用”全国试点工作成果深化运用阶段铜仁市委开展的首轮巡察。连日来,笔者通过实地到部分市、县巡察组驻地和区(县)党委巡察办采访调研,现场了解巡察工作成效,贴近观察试点后的新变化、新气象,干部群众反响良好。

“市委巡察组来了!”缘何成为高频词?

市委提级“巡乡带村”是铜仁创新巡察方式、推动巡察监督向村(社区)延伸实现高质量全覆盖的重要举措。如何发动群众参与提升对村(社区)巡察质效?“关键是要让群众知晓巡察进驻、看得懂《巡察公告》、听得懂‘巡言巡语’。”市委第四巡察组组长肖娟说。

采取在居住集中地、群众休闲娱乐聚集点、便民服务场所等地张贴通俗易懂、醒目清楚的《巡察公告》,利用乡(镇、街道)广播站、村村“大喇叭”滚动播放“普通话+方言”版的巡察广播,抖音、政务公众号、村组微信群等载体广泛宣传巡察,利用赶集天“摆摊设点”发放图文并茂的巡察工作宣传手册,“市委巡察组来了,有事找巡察组!”一时成为响彻被巡察乡(镇、街道)和所辖村(社区)的高频词。

截至目前,通过创新巡察宣传方式,市县两级巡察组共发动群众参与监督650余(人、次)。

欢迎“戴红牌牌的干部”经常来!

巡察工作向村(社区)延伸,深受基层群众拥护和期待。走访调研中,笔者随机访问路遇的多名群众,纷纷表示:最近“胸前戴红牌牌的干部”,经常到队(组)里面找我们“拉家常”,有时候深更半夜还在开群众会……说话实在、问得仔细,能帮我们办事!

“还不到2天,3公里的水沟就搞通了,可以耙田了,感谢巡察组的干部们!”江口县双江街道梭家社区群众龙勇军激动地说。

“昨晚路灯终于亮了,想不到反映才几天就给解决了,我今天特意来感谢巡察组的干部们。”碧江区环北街道板桥社区群众张贵生专程来到市委第一巡察组驻地办公室当面道谢。

“看到你们的宣传,想向你们反映一下我和工友做工工资的问题。”环北街道群众吴乃民一脸愁容走进巡察组办公室。巡察组负责接访同志热情接待、仔细记录,了解清楚情况后,向街道办事处建议“劳动监察部门+公安机关+办事处”联动办理。14天后吴乃民和工友喜笑颜开地拿到了9275元被拖欠的劳务费。

这样感人的一幕幕,随着市县联动巡察不断深入正不断上演……

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源于市县联动巡察组用心、用情、用力的下访、接访和认真严肃的交办处理。“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虽然接访量大、压力也大,但无论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属实,我们都坚持做到认真耐心接待处理,力求通过每一次接访、每一件信访事项的办理回复,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巡察沿河县团结街道的市委巡察组同志铿锵有力地说道。

“通过发挥巡察监督密切联系群众纽带功能,及时推动基层党委(党组织)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这是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的具体践行。”市委第六巡察组长副组长袁世宣接受采访时说道。

截至目前,市县联动巡察组共走访近3000余群众、接受群众来电、来访700余(件、次),推动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维修、城市建设领域民事纠纷、拖欠民工工资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个。

“不甘寂寞”,更“甘于奉献”

每走进市委巡察组驻地办公室,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摞摞堆积如“小山”的档案资料,迎来的是起早摸黑、风尘仆仆从村组返回的巡察干部,白天下队“摸活情况”、晚上挑灯夜战翻阅资料查“蛛丝马迹”、开“碰头会”成了巡察组的工作常态。

“电话多起来了、来访群众多了,反而觉得心里更踏实。”与市委第四巡察组联动的石阡县委第一巡察组组长姚飞由衷感慨。

据了解,此次市委提级巡察,共派出6个巡察组、每组8人,采取“一托二”方式对12个乡(镇、街道)开展常规巡察,并延伸巡察24个村(社区),巡察对象为主要负责人由副县级领导担任和问题较为集中的乡(镇、街道)党(工)委,以及所辖面广量大、矛盾纠纷较多、集体经济管理问题较突出的村(社区),时间紧、任务重。

“我们在完成提级巡察任务的同时,还定期抽出时间指导县级联动巡察组工作,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心中疑惑。临时党支部学习也没落下……”市委第四巡察组负责人介绍道。

“不管晴天雨天、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巡察任务有多重、矛盾问题多复杂,只要能发现并找准问题,通过整改后推动当地发展,看到群众的一张张笑脸,一切都是值得的!”查阅资料到凌晨、第二天清早就开展工作的市委巡察组郭建莉笑言。

“探雷针”“顺风耳”……市县巡察组的“神通武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化用好试点成果,推动市县巡察工作提质增效,是铜仁市委统筹谋划开展此轮巡察的工作的要求。

对巡前制定“三个清单”机制的运用,与市委巡察组联动的思南县委第二巡察组组长袁德强深有体会:通过巡察进驻前深入细致梳理政策清单、职责清单,推动巡察组更加熟练掌握本轮巡察对象工作职责、强化对相关政策要求知识储备;用好纪委监委、信访、审计、财政等相关单位通报的信息,深入分析研究综合形成问题清单,为巡察组精准发现问题提供了“探雷针”,不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有利于新参加巡察工作同志迅速进入角色。通过“三个清单”机制的全面推广运用,市、县巡察组发现问题的深度和效率较以往有很大提高。

进村入户找不到群众、应该重点走访哪些群众?在此轮巡察实践中,夜访、雨访、田间地头访;访政策知晓率、访惠民资金落实情况、访惠民项目实施情况;访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访贫困户和低保户、访产业大户和返乡创业户“三三访”,以及“五必访”“三组三会”等工作法得到充分推广运用。

“扫码巡”增添了巡察科技元素,是此轮巡察的亮点之一。“结合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我们的巡察干部加入村(社区)群众的微信群中,发布《巡察公告》、‘扫码巡’二维码”,让更多群众通过“线上”知晓巡察、方便群众支持参与巡察,为巡察工作安装了‘顺风耳’。”市委第六巡察组组长吴洪权在采访交流时说。

针对以往市县联动巡察“联而不动”、巡察质量参差不齐、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等现象,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率先带头落实“三个联系”制度,采取市委巡察领导小组领导指导区(县)党委和市委巡察组工作,市委巡察办、市委巡察组采取“办指导办”“组指导组”指导区(县)党委巡察办、党委巡察组工作,开展中期调研督导60余次,区(县)党委巡察机构有关领导同志及时跟进督促落实市委巡察工作要求,有力推动责任压力传导到位,巡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报告问题更加精准高效。

同时,市县巡察机构都高度注重“纪巡会商”制度的运用,加大了问题线索“边巡边移边查”,巡察监督利剑震慑作用正在充分释放。

变化大、收获多,干劲足!

“本轮正值试点成果深化运用阶段,各方面制度机制较为健全完善,市县集中换届过后,虽然县级巡察组组长及组员新手较多,但巡察工作质效并未受到影响,反而稳中有升。”市委巡察办负责人在介绍总体巡察工作开展情况时说。 

谈到试点工作后巡察工作有哪些变化,接受采访的4位市级巡察组组长、2位县级巡察组组长都表示,采取“市级提级巡、市县联动”“巡乡带村”方式,有利于巡深巡透,推动全面解决系统性、倾向性的一些重要问题。通过市委巡察组的示范带动和指导培训,区(县)巡察监督的方向感更强、重点更聚焦、效果更明显。特别是“边学习、边运用、边实践”57项试点制度机制成果,政治巡察监督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加强烈、工作实效得到明显提升。

谈到收获,以市委第六巡察组组员周言新为代表新参加巡察工作的巡察干部表示,随着接受巡察监督到从事巡察工作岗位角色的转变,通过参与政治巡察监督历练、实践锻炼,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政治意义认识更加到位,对政治巡察监督定位要求和职责使命理解更加深刻,党性修养得到“淬炼”、为民情怀更加深厚。

谈到下步巡察工作,以思南县委巡察办主任谭熙之为代表的县级巡察机构相关同志表示,通过试点,深刻感受到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对巡察工作更加重视,对办公场所、机构编制、巡察干部配备等方面都大力关心支持,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干!县级巡察组通过市委巡察组“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业务能力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巡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轨道,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喜人态势。

    延伸调研时,以印江县委组织部为代表的协作配合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试点建立贯通融合相关制度机制,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巡察监督是项系统工程,给予巡察工作在监督信息资源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力量支持配合,于工作而言是应尽的职责。(市委巡察办  李佩 梅谭)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