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三届铜仁市委第二轮巡察对团市委、市妇联党组、市残联党组等9个单位党组织开展了常规巡察。各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坚决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认真研究巡察反馈意见,及时制定巡察整改措施,扎实推进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近日,各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向社会公开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现将9个单位党组织巡察整改进展情况部分内容摘编如下:
团市委:针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的问题。深入开展典型案例剖析和警示教育,充分用好廉政教育基地,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纪法规学习和现场警示教育,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加强对下属事业单位的管理,指导并督促市团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健全“三重一大”议事决策等制度,明确团市委分管领导必须参加下属事业单位“三重一大”事项决策,重大事项必须报团市委书记会议研究。强化日常教育和监督,制定完善《共青团铜仁市委书记班子工作规则》《团市委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联合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印发了《全市共青团系统开展警示教育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清廉机关建设工作,定期向全市年轻干部发送廉政短信,组织干部职工到铜仁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接受现场警示教育,并到碧江区人民法院旁听了公开庭审。
市妇联党组:针对“推动改革‘破难行动’不够有力”的问题。深入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专题调研,积极拓宽妇联组织覆盖面。全市14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女集中地已建立省级“妇女之家”74个、市级“妇女之家”15个,市县两级“两新组织”领域建立妇联组织28个。积极向省妇联争取省级“妇女之家”25个,其中易地扶贫安置点“妇女之家”20个,争取创建资金51万元。推动妇联执委深度履职,建立执委联系妇女群众制度,动员市县两级执委积极下基层访妇情,关心服务困难妇女儿童。积极申报开设全市妇联系统执委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推荐10余名执委参加东莞市妇联举办的基层妇联干部培训班,提升执委履职能力。线上线下加强对12338信访服务热线宣传管理力度,有效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加大妇女“两癌”救助力度,2023年春节前夕开展“新春送温暖·巾帼暖人心”新春慰问活动,积极对患病妇女进行关怀慰问。
市残联党组:针对残疾人事业推进不力的问题。持续推进《铜仁市残疾人困难临时救助办法》《铜仁市残疾大学新生助学补助暂行办法》《铜仁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办法》《铜仁市残联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暂行办法》等政策落实,制定印发《铜仁市2023年盲人按摩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关于申报铜仁市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的通知》等文件,“普惠加特惠”助残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援助活动和走访探视残疾人活动,今年以来,全市举办招聘会17场次,走访残疾人1014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113份,提供适合残疾人员岗位701个。走访探视残疾人52户,为残疾人办实事65件(次),全市慰问残疾人709人次,发放慰问金30.62万元。全市残疾人辅具适配率达99.98%。对2019年以来享受残疾儿童康复补助监护人,以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了回访核实,共抽查核实251名监护人。
市工商联党组:针对“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够深入”的问题。制定“第一议题”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工商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积极组织市、县工商联党员干部、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副会长)中的党员、市直属商会各党支部书记深入商会、民营企业(含生产车间)、商会党支部、乡村振兴联系点等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40余场次。针对“落实‘万企兴万村’助推乡村振兴措施不力”的问题。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踊跃参加“万企兴万村”行动,以产业投资、就业扶持等方式助推乡村振兴。认定市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实验项目21个,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先进典型选树创建工作,打造申报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的鲜薯及深加工项目等省级先进典型案例5个。
市红十字会党组:针对“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有差距,履行职能职责有短板”的问题。加强对业务工作的领导,认真开展红十字会员管理和志愿服务,严格落实会员会籍年度登记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了《铜仁市红十字会密切联系会员工作制度》《铜仁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制度》,建立“铜仁市红十字志愿者之家”,定期召开红十字志愿者座谈会。强化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意识,完善修订《铜仁市红十字会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完成市红十字会公益性捐赠资金2018年度至202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专项审计,并按程序公示公开。加强备灾救灾物资管理,研究制定了《铜仁市红十字会物资储备库管理工作细则(试行)》,明确每半年对库存物资开展1次全面盘存清点,并对进出库人员实行登记管理。强化捐赠物资监管力度,认真组织开展了慰问物资发放情况专项工作调查,研究制定了《铜仁市红十字会救灾救助物资使用管理办法》,调配人员加强捐赠物资的监督管理。
市计划生育协会党组:针对“对群众信访反映重视不够,维护计生家庭利益不力”等问题。建立了班子成员、理事联系制度和骨干会员联系会员群众制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区(县)的职责,深入基层会员群众协调解决问题。在市计生协微信公众号和网站上完善了“会员之声”板块,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建立了会员群众网络舆情登记和信访登记台账。针对“生育关怀‘三送’慰问存有廉政风险隐患”的问题。2022年12月以来,全系统总动员开展督导检查,市计生协抽查326户,其中电话抽查256户,入户抽查70户,随机暗访10户,积极推动问题整改。
市侨联党组:针对“华侨文化交流基地作用发挥不够好”的问题。于2022年10月24日对石阡非遗博物馆进行挂牌,指导贵州傩文化博物馆挂牌,并邀请省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来铜参加贵州傩文化博物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指导我市华侨文化交流工作。组织我市侨界代表人士参观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贵州傩文化博物馆。邀请澳洲西澳广东同乡会暨总商会会长一行来铜考察,实地参观了贵州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铜仁古城和碧江区淡园“侨胞之家”等。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按照市委统战部印发的《铜仁市涉侨文化交流传播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认真抓好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的申报、建设指导、作用发挥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推动涉侨文化交流传播工作。充分发挥涉侨法律服务机制作用,邀请涉侨法律服务志愿团负责同志开展法律政策咨询服务。
市文联党组:针对“推动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差距”问题。健全各艺术门类文艺创作扶持机制,修订完善《铜仁市文艺创作扶持基金实施管理办法(暂行)》,实行以奖代补办法,重点针对优秀文艺作品出版进行扶持,涵盖了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民间文艺、影视、音乐、舞蹈、文艺评论、曲艺、摄影、诗词楹联共计12个艺术门类,鼓励多创作、出精品。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强化精品意识,深入研究细化创作选题,组织文艺创作骨干重点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乡村振兴等现实题材和优秀传统文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开展文艺创作,每年拟扶持文艺作品6部,推进一批文艺精品在国家级报刊发表,争取有一批作品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文艺奖及贵州文艺奖,力争推出一批唱响铜仁、体现铜仁元素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在出精品、攀高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贡献文艺力量。
市科协党组:针对“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担当作为有欠缺”的问题。市科协党组全面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坚决履行主体责任。扎实开展科普惠农项目监督检查,强化了科普惠农资金的监管。调整充实了市科协采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物资采购制度和餐票管理等制度。专题研究了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细化明确党组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定了《铜仁市科协“科普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铜仁市科协党支部2023年度“主题党日”工作计划》等,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指导,严肃开展党内组织生活,修订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机制,传导严的要求、落实严的措施、营造严的氛围。通过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督促整改实效等系列措施,有力推动科协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