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刻反思案件为什么发生、漏洞在哪里、整改怎么抓……”近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党工委召开汤辉案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工委领导班子围绕汤辉案暴露的突出问题作对照检查,贵阳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此前,贵州双龙航空港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双龙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原副主任汤辉,因为急功近利、不顾实际,盲目决策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被严肃查处。
案发后,省纪委监委全面梳理汤辉主要违纪违法问题,深挖制度建设、权力配置、监督机制等方面问题根源,发函督促推动涉案地区、单位,扎实开展以案促改。
“我们收到‘一案一整改’函后,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督促相关部门细化任务清单,严格落实整改责任。”经济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先后召开“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并根据查摆出的突出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将严格落实整改任务,深化促改促治。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推动治理才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推动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今年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将以案促改促治贯穿监督办案全过程,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民生关切等重点领域腐败案件,深入开展个案挖掘、类案分析,紧盯问题症结,压实整改责任,促进完善制度,努力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滋生蔓延。
谋划部署和规范流程,是提升以案促改促治工作实效的关键一环。2022年,省纪委监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规范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实施意见,就职责分工、关键环节等进行细化。
“随着工作进一步规范,以案促改促治效果在提升,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调研发现部分案发地区和单位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压得不够实,对多点发生的问题找规律、反复发生的问题挖根源不够深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主体责任落实跟进不够及时,以办案促进整改、以监督促进治理还需要下更大功夫。
为此,省纪委监委今年9月制定出台贵州省全面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工作实施办法,从工作程序及要求、工作责任及分工、整改质量评估等5个方面,细化优化24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明确以案促改促治范围、环节步骤、责任落实等内容,推动全面加强和规范全省以案促改促治工作。
推动整改要有针对性,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改什么问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在研究线索处置、案件查办情况时,同步对个案进行剖析,深挖问题根源,精准对案发单位(地区)开展政治“画像”,有的放矢提出以案促改促治工作建议或纪检监察建议,督促案发单位紧盯重点问题深化标本兼治。
比如,铜仁市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针对某医院案件暴露出医用耗材管理不规范、内控机制不健全问题,深入查找责任意识、权力监管、制度规范等根源,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该医院大力整治突出问题,并修订完善医用耗材库房管理制度、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章程等制度机制。六盘水市盘州市纪委监委在查处某国有平台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路某某违规插手工程项目招投标违纪违法案后,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招投标管理不规范、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督促该公司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管理办法等5项内控约束机制,着力从源头上纠治问题、堵塞漏洞。
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督促对1.24万余个案件开展以案促改,督促案发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6400余场次,推动制定、修订相关制度规范4300余个。
在抓实个案整改的同时,也推动由点及面向系统治理延伸。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案件查办反映出来的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问题,以及同一年度内发生的同级同类案件、同一地区或单位的多个不同案件,统筹开展类案防治、面上治理。
省纪委监委针对近年来被查处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错位的问题,在深入开展类案分析的基础上,协助省委纵深推进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专项整治,并摄制《为民造福才是最大政绩》等警示教育专题片,教育引导全省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针对近年来全省医药卫生领域案件反映出的突出问题,统筹推进全省医药卫生领域以案促改促治,健全省级层面制度机制60余项。
遵义市纪委监委聚焦医保基金管理领域存在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违规获取医保基金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医保等职能部门制定全市医疗保障违规违约金追缴制度、医保经办机构回避制度等87项制度。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纪委监委结合办案发现的项目建设违规决策、弄虚作假、验收走过场等问题,推动组建六枝特区项目评审中心,督促修订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工作规则和实施细则等制度机制。
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必须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责任这个“牛鼻子”,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省纪委监委建立委领导同志分工督导工作机制,每年分别督导一批重点案件整改工作,通过面对面压责任、敲重锤,督促涉案地区(单位)党组织落实整改主体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抓整改整治。建立常态联络机制,由纪检监察机关对口联系部门督促指导案发单位(地区)党委(党组)和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环节和明责、履责、督责、追责等事项,带头接受教育、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细落实各项整治举措。
“我们还坚持把以案促改促治落实情况列入巡视巡察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领导干部述责述廉、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的重要内容,督促案发单位(地区)从严从实整改治理,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案促改最终要看效果。为防止纸面整改、虚假整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以案促改促治的专项评估和质效评价,推动案发单位真改真治、取得实效。
省纪委监委建立以案促改促治整改评估指标体系,从案发单位整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具体问题整改情况、干部群众满意度评价情况等方面细化14项具体评估指标。同时,采取听取汇报、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座谈调研等方式,对案发单位(地区)推进整改、完成整改等不同阶段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和量化评估。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边改边犯的案发单位(地区),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倒逼整改落地落实。
今年以来,省纪委监委对党的二十大以来办结的省管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案促改促治情况开展专项评估,对尚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案件,统筹向8个市(州)和9家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7份,直指问题、提出要求,做到问题整改整治不到位不放过。(作者:潘存果 韦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