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届省纪委四次全会召开前夕,省纪委监委网站书面专访铜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罗雁冰同志:严格监督执纪 强化纪律约束。
省纪委监委网站:2024年以来,铜仁在聚焦“两个维护”深化政治监督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和成效?
罗雁冰:“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我们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一是把握监督方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大政方针加强政治监督,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铜仁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落实情况强化监督,紧盯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二是找准监督切口。紧扣“五个专项监督”任务,找准监督“小切口”,准确把握和运用省纪委监委“四看”监督理念,加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特别是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监督方面,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全方位压责、超常规攻坚、系统性施治,推动15个重点领域突出问题、5项重点工作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三是探索监督路径。结合铜仁实际,探索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深化“凝聚市县乡三级力量,抓好监督检查、案件查办、调研督导三项任务,畅通会议调度、资源共享、目标管理三个机制,创新立码监督、清单监督、网格监督三种方式”的“四个三”基层监督路径。该项工作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作为调研成果经验文章推介,被评为“贵州省综合改革示范奖”。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按照《贵州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政治监督工作实施办法》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监督穿透力和实效性。
省纪委监委网站:在一体推进“三不腐”,清除存量,遏制增量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铜仁具体有哪些做法?
罗雁冰:反腐败斗争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我们始终保持对反腐败斗争新情况、新动向的清醒认识,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的清醒认识,持续发力、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是在保持高压震慑上持续发力。坚持态度不变、力度不减、重心不偏,紧紧盯住重点问题,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决查处既捞“政绩”又捞“好处”等腐败问题。严肃查处了市水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符宁强,梵净古邑文旅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傅光耀,市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原总经理刘洪明,市发改委原副主任杨黎波等一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二是在以案促改促治上持续发力。统筹推进“一案一整改”工作,市级研究制定“一案一整改”工作流程图及工作验收评估表等,明确责任部门、细化工作流程。建立“一二三四”工作机制,凡被立案查处的案发单位必须对案情进行一次剖析;凡单位有干部职工被处分的,相关案情及案发单位“一案一整改”落实这两个情况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视情况组织召开党支部会、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大会三个会议;每年召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一次专题警示教育活动、经常性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宣布处分决定同步开展警示教育等四个活动。并将“一案一整改”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巡察监督、派驻监督范围,倒逼责任落实,推动以案促改促治常态长效。三是在开展廉洁教育上持续发力。针对处级干部,坚持定期编写一条廉政短信,即时发送,经常提醒;每季度发布一期“反腐战报”,公开曝光,形成震慑;每阶段制作一批警示教育专题片,集中观看,敲响警钟。针对年轻干部,常态化开展“六个一”廉政教育活动,举办年轻干部廉洁教育微课程竞赛,开发制作《常亮党纪“信号灯”》《莫让赌博毁青春》等年轻干部廉洁教育微课程。针对基层干部,认真梳理近年来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在180个乡(镇、街道)巡回展出,近距离开展警示教育。
省纪委监委网站:十三届省纪委三次全会以来,铜仁怎样坚持以严的基调加强纪律建设?
罗雁冰: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必须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实起来。我们坚持经常性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从严从实深化纪律建设。一是注重纪律教育。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研究开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等宣讲课程,拍摄了《明纪于心 执纪于严》等警示教育片,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教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养成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高度自觉和良好习惯。二是强化纪律执行。精准把握政策策略,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注重纪法情理贯通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刚”字当先,形成强化规矩意识、严明纪律要求的监督“闭环”,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同时,撰写《以严的要求上紧纪律的“发条”》《坚持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 推进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等理论文章,树立鲜明导向。三是拧紧纪律链条。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有力有效推动《贵州省党委(党组)运用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落地落实,研究制定了《铜仁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分级提醒谈话工作机制》,从谈话主体、适用对象、实施方式、谈话内容、启动程序和纪律要求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推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坚持责任上全链条、管理上全周期、对象上全覆盖,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