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焦“四风”,推进“三开刀”专项行动中,印江步步为营,紧握监督、批评、制度“三把利刃”,刀刀除顽疾,场场治歪风,切实做到从痛处、病处、腐处下手,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改革发展正能量,全力建设法治政府、清明政治、勤政队伍。
群众监督改 刀刀落在顽疾处
俯身纳谏,真听意见是前提。过去,群众有问题不愿提,许多群众认为自己人微言轻,提了也白提,起不了什么作用,久而久之,干群关系处在了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印江党员干部身子“下沉”、服务“前移”,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创新听取意见方式,拓宽听取群众意见渠道,做到真听真查真改。建立干群QQ群、开通短信平台、设立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网上晒承诺,晒整改清单,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开通“书记·县长——直通交流平台”受理网民意见建议800多条,群众来信来访办结率为100%。在制定整改方案、出台制度等过程中,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听取群众意见,召开听证会,做到方案透明、承诺透明、过程透明、结果透明,让群众看清楚、给干部施压力。
问计于民,群众参与是基础。长期以来,一些党员干部“机关病”严重,不出机关、不进社区、不下基层,听不见基层群众心声,不尊重群众意愿,很多工作群众并不“卖帐”。印江把“面对面”与“背靠背”结合起来,把“个别听”与“集体谈”结合起来,把“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结合起来,把聚焦“四风”问题与找准制约发展、影响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到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中倾听民声、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县委常委带头,组织召开群众会、村组会、院坝会等听取群众意见,深入走访群众360人次,走访企业24家,召开“问计于民”恳谈会13场,收集到意见建议343条。广大党员干部以“求”的姿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先后召开群众座谈会200余场次,征求意见建议1702条。根据听取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良作风问题,列出时间表和责任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一项一项抓整改,一件一件抓落实。坚持整改落实的成效由群众说了算,通过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方式让群众评判,群众满意才能“销号清账”,公开接受群众评判。
同志帮助改 招招出在关键时
以心换心,互相帮助是动力。平时,大家各自忙于工作,很少坐下来交心谈心,思想沟通少,同志之间互相帮助少,感情越来越淡化。印江县围绕反对“四风”,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深入开展交心谈心,深入查摆“四风”突出问题,始终做到边查边改。坚持“四谈四不谈四必谈”:谈符合主题内容的话、谈紧密联系实际的话、谈直指个人问题的话、谈触及思想深处的话;不谈赞美夸奖之词、不谈捕风捉影之事、不谈模棱两可的话、不谈火气冲天的话;班子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之间必谈、班子成员与班子成员之间必谈、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之间必谈、督导组与班子成员必谈。印江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还与17个乡镇党政负责同志谈心谈话,指出问题和不足,指明努力方向。县委书记对财政、交通、住建等13个单位提出整改意见。部门和乡镇班子成员之间坚持敞开心扉,深入开展交心谈心。通过坦诚沟通交流,同志之间打开了心结,放下了包袱,加深了理解,消除了隔阂。广大党员坦诚相待交流思想、推心置腹交换意见,坚持说真话、道真情、交真心,充分展示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博大胸襟,凝聚了加快发展的合力与共识。
开诚布公,相互批评是重点。民主生活会年年召开,但一些单位党内政治生活越来越形式化、庸俗化,批评与自我批评避重就轻,一些党员对上级批评放“礼炮”,对同级批评放“哑炮”,对自己批评放“空炮”,好人主义抬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现象成风。印江县把召开高质量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把整风精神一贯到底,严格标准、严格程序,确保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不搞变通、不走过场。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敢于交锋,各级党组织负责同志以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态度,带头揭短亮丑,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纪检、组织部门认真对各单位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评估,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运用到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作用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端正态度、认真对待、主动参与,勇于揭露和纠正缺点错误,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县四家班子领导带头开展批评,部门和乡镇、村居及基层党组织不遮不掩,大家主动揭短亮丑,直指问题、切中要害、祛除积弊。凡是相互批评流于形式,批评问题不痛不痒,辣味不够的,联系县领导、县委指导组和督导组实行中途叫停,7个单位按要求整改后继续召开。一句句一针见血的批评,一个个见筋见骨的问题,直抵人心、直击要害,专题民主生活会“辣味十足”。
制度约束改:条条订在改革上
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是关键。近年来,各类巧立名目的“办酒风”泛滥成灾,名目之多,层出不穷,让广大群众招架不住,苦不堪言。印江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制定了“十项专项行动”。开展“飓风行动”,严查党员干部职工上下班纪律,着力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消极应付、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整顿乡镇干部“走读”,定期不定期明查暗访,加大对乡镇干部“走读”的通报处理力度。集中整治网吧,依法严厉查处网吧各类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加大对“黑网吧”的查处和取缔。优化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加大对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优化,探索建立“并联审批”机制。“保护母亲河”行动,专项整治污染印江河水体、破坏两岸植被的行为,进一步美化印江人居环境,保障饮水安全。整治城乡滥办酒席,加大违规操办酒席查处、整治力度。规范出租车市场,对乱停乱放、“三无车”上路、交通秩序混乱、乱收费、拒载乘客等行为进行集中整顿。按照“谁牵头、谁负责”原则,把“十项专项行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具体任务来抓,坚持抓“一把手”,充分发挥“一把手”作用,对组织不力、工作滞后的单位,予以问责。全县通报处理单位32个、涉及干部79人,设立“阳光导航平台”42个,及时制止违规操办酒席70起,精减行政审批事项58项,查处网吧12家,处罚出租车违规行为100余起。
破立并举,建章立制是保障。长期以来,不少单位制度建设非常薄弱,执行制度不严格,监督问责不到位,一些制度成为“摆设”、“喊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无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印江县按照“四个回应”的要求,科学制定“两方案一计划”。第一时间对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集思广益、因时施策抓好制度“废、改、立”工作。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群众公认的制度予以重申,着力抓好落实;对于不适应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与现行法规制度相抵触、不一致的,予以废止;对于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予以修订完善。按照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原则,采取自下而上、先易后难的办法,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上下联动,反复研究,及时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做到成熟一个、研究一个、出台一个,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长期性。目前,印江县委重申制度18项,废止9项,修改完善6项,前期已建10项,待建23项制度中已完成20项。各乡镇、各部门共制定制度建设计划863项,制定班子整改措施1526条、个人整改措施3700余条。先后建立完善了治理城乡滥办酒席、优化行政审批、规范自由裁量权、保护母亲河、干部实绩考评等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督查问责,正风肃纪是核心。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了,如果束之高阁,不严格执行,就等于形同虚设。印江县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和效能督查作用,加大督查问责力度,突出制度的强制性、严肃性、权威性,加大问题处理通报,出重拳、用实招,严肃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印江县开展“三公开”、农村危房改造、廉租房、农村低保、合作医疗补偿、学校营养餐工程等专项检查8次,督查通报3期,查办查处优亲厚友、以权谋私19起;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15起,处理干部15人;对各类公款消费场所明查暗访3次,查办查处6人;查处干部职工违规收受“红包”等礼物礼金12人,各种违规违纪、顶风作案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印江县还推行评议问效机制,采取跟踪督导、立项督办、整改销号等方式,对整改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落实,通过督查问责,推动问题解决,切实兑现承诺,真正做到取信于民、服务为民。(印江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