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纪委监察局深化“三转”招实效显

时间:2014-04-22 21:19:55 点击:

去年来,铜仁市纪委监察局聚焦中心任务,服务中心大局,厘清职责,突出主业,跟进监督,把好关、执好纪、问好责,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取信于民。2013年,人民群众对该市加速发展成果的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对铜仁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从2012年全省第7位上升到2013年第5位。

一是注重突出主业,厘清职责转职能。围绕支持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该市委切实承担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体责任,经常召开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配强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保障机制,将市绩效办和市管委办调整出委局机关,成立纪检监察三室、派驻机构工作管理室。该市纪委建立“归口管理、分片负责、常委联系、上下联动、一委一重点”派驻机构统管模式,实行分管和联系部门市、区县上下对应。制定区县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意见及考核评价办法,明确区县纪委副书记配备由市纪委牵头和市委组织部共同考察。认真落实乡镇纪委专职副书记享受副科级待遇规定。建立委局班子成员联系区县督导制,推行“三本台账、四个通报、五项机制”工作法。

二是注重案件查办,惩防并举转方式。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重要会议精神、决策部署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监督检查,党政纪处分34人。在市、区县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启动“廉政文化宣传月”系列活动,开展宣布处分决定同步进行警示教育,在全省率先推行案件审理谈话助辩制,教育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廉政账户收到上交资金38.7万元。创建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机制,建立纪委、组织、人事、公检法、新闻媒体等受理群众举报部门横向联络汇总制度,创办铜仁网“民情快车手机短信平台”畅通向市委主要领导反映诉求“直通车”,整合办案力量,拓展案源渠道,形成反腐合力。2013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078件(次),初核528件,立案504件,结案489件,涉案金额1753.11万元,党政纪处分522人,其中县处级干部6人、科级干部116人。创新开展融资制作廉政文化进社区公益广告牌工作,吸纳社会资金300万元,在区县城区50个社区制作永久性公益广告牌“廉政文化宣传栏•阅报栏”200个。创新开展廉政文化进景区工作,在江口县规划了梵净山和寨沙廉政文化景区、城区廉政文化公园、云舍廉政文化村寨“三点一线”的廉政文化旅游路线图。创建全省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基地——铜仁学院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市纪委《关于构建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长效机制的思考》论文获第15届全国民族地区反腐倡廉理论研讨会三等奖。

三是注重执纪问责,正风肃纪转作风。创新作风常态监管机制,实行负分累计、明察暗访、问责通报,强化平时、暗访、跟进监督,在全市开展“三访三查三问责”活动,即访民生、机关、园区,查惠民政策落实、作风效能转变、项目建设进度,对失职渎职、庸懒散慢浮贪、损害发展环境者实施问责,共开展督查584次,通报单位638个,问责623人,党纪政纪处分72人,通报典型案件17起,媒体曝光13人。这经验二次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二版头条和《中国监察》经验视窗在全国推广。创新“三访”活动“三定四办五包”工作机制,即每周由委局领导班子成员定时、定人、定点接访,把拖欠农民工资、干部作风、损害发展环境、纪检监察系统干部违纪违法作为直办重点,实行接访领导包案督办、走访回访、限时办理、协调稳控、息诉罢访,共接访95件,满意率达91.58%。创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监管,万山区营养午餐资金使用远程网络监管经验已在全国推广交流。创办政风行风热线现场直播进社区、进医院、进学校、进企业活动41期,解决民生问题146个。在20个部门91名科长中开展“科长大评议”活动,对名列前10名和靠后的科长及单位予以通报。组织千名纪检监察干部巡访“干群连心室”1179个。(铜仁市纪委)

扫码分享